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| ·论文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协同中继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| 第14-16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16-1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7-21页 |
| 第二章 两跳放大转发中继系统端到端特性研究 | 第21-34页 |
| ·中继系统端到端特性研究中常用中继处理方法 | 第21-24页 |
| ·单天线中继节点放大操作 | 第21-23页 |
| ·多天线中继节点放大操作 | 第23-24页 |
| ·中继系统端到端特性性能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·端到端处理思想应用实例 | 第25-30页 |
| ·端到端预编码设计 | 第25-27页 |
| ·基于端到端性能的天线选择算法 | 第27-3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0-34页 |
| 第三章 TDD全链路互易性在中继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| 第34-49页 |
| ·两跳中继系统全链路TDD互易性问题 | 第35-37页 |
| ·放大矩阵设计方法 | 第37-41页 |
| ·基站及中继端各自功率受限情况 | 第38-40页 |
| ·基站和移动台总功率受限情况 | 第40-41页 |
| ·放大矩阵设计具体实现方法举例 | 第41-42页 |
| ·仿真结果 | 第42-4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6-49页 |
| 第四章 MIMO中继系统自适应调制技术研究 | 第49-67页 |
| ·中继系统自适应调制技术简介 | 第49页 |
| ·MIMO中继系统子信道及调制方式联合选择算法 | 第49-65页 |
| ·基于吞吐量最大化的联合选择算法 | 第51-58页 |
| ·基于发送功率最小化的联合选择算法 | 第58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5-67页 |
| 第五章 端到端预编码技术研究 | 第67-94页 |
| ·放大转发中继系统端到端波束赋形设计 | 第68-80页 |
| ·系统模型及传统端到端处理方法 | 第68-70页 |
| ·NAF中继系统最优端到端波束赋形设计 | 第70-73页 |
| ·联合功率分配和波束赋形设计方案 | 第73-74页 |
| ·仿真结果 | 第74-80页 |
| ·小结 | 第80页 |
| ·基于簇的多用户中继系统发送预处理方法研究 | 第80-90页 |
| ·系统模型和传统方法 | 第81-84页 |
| ·基于簇的多用户中继系统发送预处理方法 | 第84-88页 |
| ·仿真结果 | 第88-90页 |
| ·小结 | 第9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0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0-94页 |
| 第六章 协同通信系统参考信号设计及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| 第94-113页 |
| ·层1中继系统参考信号设计方法 | 第95-99页 |
| ·现有中继节点参考信号设计方法 | 第95-96页 |
| ·提出的中继节点参考信号设计方法 | 第96-99页 |
| ·小结 | 第99页 |
| ·不精确帧同步对幅值相位线性插值影响分析 | 第99-111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101页 |
| ·OFDM系统频域线性插值 | 第101-103页 |
| ·CP提前截去对频域线性插值算法性能影响 | 第103-106页 |
| ·仿真结果 | 第106-110页 |
| ·小结 | 第110-11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1-113页 |
|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13-116页 |
| ·论文研究内容总结 | 第113-115页 |
| ·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展望 | 第115-116页 |
| 缩略语中英文对照 | 第116-118页 |
| 致谢 | 第118-120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录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| 第120-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