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平川铁矿成矿规律研究
| 作者简介 | 第1-5页 |
| 摘要 | 第5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7页 |
| §1.1 研究区交通地理经济概况 | 第12-13页 |
| §1.2 选题来源、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3页 |
| §1.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13-16页 |
| §1.4 研究内容及实物工作量 | 第16-17页 |
|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17-24页 |
| §2.1 区域地层 | 第17页 |
| §2.2 区域构造 | 第17-22页 |
| ·康滇地轴部分 | 第19-20页 |
| ·盐源-丽江坳陷带部分 | 第20-22页 |
| §2.3 区域岩浆岩 | 第22-23页 |
| ·侵入岩 | 第22-23页 |
| ·火山岩 | 第23页 |
| §2.4 区域矿产 | 第23-24页 |
|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4-40页 |
| §3.1 矿区地质特征 | 第24-29页 |
| ·矿区地层 | 第24-25页 |
| ·矿区构造 | 第25-27页 |
| ·矿区岩浆岩 | 第27-29页 |
| §3.2 矿床地质特征 | 第29-40页 |
| ·矿山梁子与道坪子矿段 | 第29-35页 |
| ·烂纸厂矿段 | 第35-38页 |
| ·大杉树矿段 | 第38-40页 |
| 第四章 成矿地质体的厘定 | 第40-59页 |
| §4.1 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0-53页 |
| ·主量元素特征 | 第41-47页 |
| ·微量元素特征 | 第47-48页 |
| ·稀土元素特征 | 第48-50页 |
| ·Pb同位素特征 | 第50-51页 |
| ·Sr、Nd同位素特征 | 第51-53页 |
| §4.2 岩浆来源 | 第53-55页 |
| §4.3 成矿地质体的厘定 | 第55-59页 |
| 第五章 矿化时空结构及成矿物质来源 | 第59-99页 |
| §5.1 矿化时间结构特征 | 第59-66页 |
| ·构造热事件与成矿 | 第59页 |
| ·岩浆岩成岩年龄 | 第59-62页 |
| ·成矿作用年龄 | 第62-63页 |
| ·成矿演化的宏观时间结构 | 第63-66页 |
| §5.2 矿化空间结构特征 | 第66-81页 |
| ·构造因素对成矿的控制 | 第66-68页 |
| ·矿体赋存的空间位置 | 第68-75页 |
| ·围岩蚀变与矿体空间关系 | 第75-77页 |
| ·成矿后矿床变化与保存 | 第77-80页 |
| ·矿化空间分布规律总结 | 第80-81页 |
| §5.3 成矿物质来源及流体特征 | 第81-99页 |
| ·成矿物质来源 | 第81-91页 |
| ·成矿流体特征 | 第91-97页 |
| ·成矿过程讨论 | 第97-99页 |
| 第六章 成矿系列和成矿模式 | 第99-105页 |
| §6.1 成矿系列 | 第99-102页 |
| §6.2 成矿模式 | 第102-105页 |
| 第七章 结论及问题 | 第105-108页 |
| §7.1 结论 | 第105-107页 |
| §7.2 存在问题 | 第107-108页 |
| 致谢 | 第108-10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9-12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