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2页 |
·入海污染源 | 第12-13页 |
·粪便污染的指示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粪便污染危害 | 第14-15页 |
·粪便污染指示菌 | 第15-16页 |
·近岸海水粪便污染的管理与问题 | 第16-17页 |
·微生物源示踪技术 | 第17-20页 |
·MST介绍 | 第17-18页 |
·MST方法学的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MST技术的应用研究 | 第19-20页 |
·重复性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(PCR OF REPETITIVE SEQUENCES,REP-PCR) | 第20-21页 |
·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| 第21-22页 |
第2章 试验近岸海域的确定及其海水环境检测 | 第22-30页 |
·材料和试剂 | 第22-24页 |
·培养基 | 第22-23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23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23-24页 |
·方法 | 第24-25页 |
·大连近岸海域调研及试验海区的拟定 | 第24页 |
·海水采样站位布置及样品采集 | 第24页 |
·海水样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 | 第24-25页 |
·海水样品中肠球菌的检测 | 第25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25-28页 |
·大连近岸海域调研及试验海区的拟定 | 第25-26页 |
·海水采样时间的确定 | 第26-27页 |
·海水采样站位布置及样品采集 | 第27页 |
·现场采样背景参数 | 第27页 |
·金州湾海水样品中粪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与评价 | 第27-28页 |
·金州湾海水样品中肠球菌的检测结果与评价 | 第28页 |
·讨论 | 第28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金州湾近岸海域海水中大肠杆菌多样性分析 | 第30-37页 |
·材料和试剂 | 第30-31页 |
·菌株 | 第30页 |
·培养基 | 第30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0-31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1页 |
·方法 | 第31-33页 |
·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| 第31-32页 |
·大肠杆菌的纯化 | 第32页 |
·大肠杆菌的REP-PCR扩增 | 第32页 |
·电泳 | 第32-33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3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大肠杆菌检测结果 | 第33页 |
·大肠杆菌Rep-PCR电泳结果 | 第33-3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讨论 | 第35页 |
·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信息库的建立 | 第37-50页 |
·材料和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菌株 | 第37页 |
·培养基 | 第37页 |
·主要试剂 | 第37-38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8-39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调查与粪便样品采集 | 第39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调查 | 第39页 |
·采样准备 | 第39页 |
·采样 | 第39页 |
·样品处理 | 第39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细菌库的建立 | 第39-40页 |
·大肠杆菌的分离培养 | 第39-40页 |
·大肠杆菌纯化 | 第40页 |
·大肠杆菌的保存 | 第40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图谱库的建立 | 第40-41页 |
·大肠杆菌的增菌 | 第40页 |
·大肠杆菌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| 第40页 |
·大肠杆菌总基因组DNA的质量鉴定 | 第40-41页 |
·大肠杆菌REP-PCR扩增 | 第41页 |
·电泳 | 第41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数REP-PCR指纹数据据库的建立 | 第41-42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源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1-42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数据库二元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2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数REP-PCR指纹数据据库的分析 | 第42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分布分析 | 第42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聚类分析 | 第4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42-48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调查与粪便样品采集 | 第42-43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细菌库建立的结果 | 第43-44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图谱库 | 第44-45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数据库的建立 | 第45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数据库分析 | 第45-48页 |
·讨论 | 第48-49页 |
·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5章 金州湾近岸海域海水中粪便污染源示踪 | 第50-58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0-52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50页 |
·应用软件 | 第50页 |
·可疑粪便污染源大肠杆菌REP-PCR指纹数据库的判别模型建立 | 第50-52页 |
·金州湾海水中大肠杆菌的判别 | 第52页 |
·结果与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人源&非人源(鸡、猪、牛源)二元分类判别模型建立 | 第52-54页 |
·人源&鸡源&猪源&牛源四元分类判别模型建立 | 第54页 |
·金州湾海水中大肠杆菌的判别 | 第54-56页 |
·讨论 | 第56页 |
·小结 | 第56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6页 |
附录1 海水多样性树状图 | 第66-67页 |
附录2 人源大肠杆菌聚类分析 | 第67-68页 |
附录3 鸡源大肠杆菌聚类分析 | 第68-69页 |
附录4 猪源大肠杆菌聚类分析 | 第69-70页 |
附录5 牛源大肠杆菌聚类分析 | 第70-71页 |
附录6 | 第71-73页 |
附录6.1 四元分类判别组合表 | 第71-72页 |
附录6.2 四元分类判别组合表 | 第72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