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下的舆论涌现过程研究
| 致谢 | 第1-6页 |
| 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3页 |
| 1 绪论 | 第13-33页 |
| ·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13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| ·选题意义 | 第14-15页 |
| ·舆论演化研究的主要方法与模型 | 第15-29页 |
| ·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5-19页 |
| ·演化模型 | 第19-28页 |
| ·基于互联网数据的实证分析与应用 | 第28-29页 |
| ·网络舆论研究中的困难 | 第29页 |
| ·信息传播结构 | 第29-30页 |
| ·论文主要工作 | 第30-32页 |
| ·论文结构 | 第32-33页 |
| 2 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的统计特性分析 | 第33-53页 |
| ·引言 | 第33-34页 |
| ·相关概念 | 第34-37页 |
| ·数据集 | 第37页 |
| ·帖子特性分析 | 第37-39页 |
| ·信息传播结构特性分析 | 第39-51页 |
| ·用户特性分析 | 第39-41页 |
| ·个体入度与出度的关系 | 第41-42页 |
| ·入度和出度的增长模式 | 第42-44页 |
| ·访问量与影响力的关系 | 第44-45页 |
| ·信息传播方向 | 第45-46页 |
| ·集聚特性 | 第46-47页 |
| ·社团结构 | 第47-50页 |
| ·隐式社团结构 | 第50-51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| 3 具有显式社团耦合特性的舆论涌现模型 | 第53-73页 |
| ·引言 | 第53-54页 |
| ·具有显式社团耦合特性的有界信任模型 | 第54-62页 |
| ·模型描述 | 第54-56页 |
| ·数值仿真与分析 | 第56-62页 |
| ·结论 | 第62页 |
| ·显式社团结构对外显观点与内在倾向性的影响 | 第62-70页 |
| ·耦合规则网络上含有全局推送策略的CODA模型 | 第62-65页 |
| ·模型分析 | 第65-69页 |
| ·结论 | 第69-7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70-73页 |
| 4 动态传播结构下的虚拟社会影响过程 | 第73-89页 |
| ·引言 | 第73-74页 |
| ·基于网络偶遇的动态传播结构 | 第74-75页 |
| ·基于网络偶遇的影响模型 | 第75-79页 |
| ·仿真分析 | 第79-87页 |
| ·参数设置 | 第79页 |
| ·社团间初始分布不对称,无变向信息推送的情况 | 第79-81页 |
| ·社团初始观点随机分布,有变向信息推送的情况 | 第81-82页 |
| ·多维参数空间的局面分布情况 | 第82-8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87-89页 |
| 5 具有选择性关注的有限理性个体交互模型 | 第89-113页 |
| ·引言 | 第89-90页 |
| ·选择性关注与互联网信息传播结构 | 第90-93页 |
| ·选择性关注 | 第90-91页 |
| ·建构性动机与确认性动机 | 第91页 |
| ·基于选择性关注的信息传播结构 | 第91-93页 |
| ·基于选择性关注的有限理性个体建模 | 第93-96页 |
| ·个体相关性的建模 | 第93-94页 |
| ·时间开放度的建模 | 第94-95页 |
| ·基于选择性关注的有限理性个体交互模型 | 第95-96页 |
| ·同质网络拓扑上的结果分析 | 第96-103页 |
| ·SA模型与VCODA模型比较 | 第97-99页 |
| ·个体相关性与时间开放度的作用 | 第99-101页 |
| ·信息推广应用 | 第101-103页 |
| ·异质网络拓扑上的结果分析 | 第103-110页 |
| ·SA模型与VCODA模型比较 | 第103-106页 |
| ·个体相关性与时间开放度的作用 | 第106-109页 |
| ·信息推广应用 | 第109-11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0-113页 |
| 6 总结与展望 | 第113-117页 |
| ·全文总结 | 第113-115页 |
| ·研究展望 | 第115-11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17-125页 |
| 作者简历 | 第125-129页 |
| 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2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