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可达性的光网络生存性机制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24页 |
·光网络概述 | 第9-10页 |
·光网络生存性 | 第10-13页 |
·光网络生存性的产生 | 第10-11页 |
·光网络生存性机制 | 第11-13页 |
·生存性评价技术研究进展 | 第13-20页 |
·概述 | 第13-14页 |
·基于恢复时间的生存性评价技术 | 第14-15页 |
·基于资源效率的生存性评价技术 | 第15-16页 |
·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评价技术 | 第16-19页 |
·不同生存性评价技术比较 | 第19页 |
·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评价技术发展趋势 | 第19-20页 |
·生存性算法研究进展 | 第20-22页 |
·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3-24页 |
第2章 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评价模型研究 | 第24-33页 |
·引论 | 第24-25页 |
·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评价模型理论分析 | 第25-31页 |
·网络故障模型 | 第26-28页 |
·基于共享风险链路组共享路径保护的可达性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页 |
·基于可达性生存性机制评价 | 第31-32页 |
·总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算法设计 | 第33-44页 |
·引论 | 第33-35页 |
·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评价模型 | 第35-36页 |
·针对多等级业务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算法 | 第36-43页 |
·问题描述 | 第36页 |
·符号定义 | 第36-37页 |
·保护路径上隧道对连接不可达率的贡献 | 第37-38页 |
·共享资源对其他业务影响 | 第38页 |
·链路权值函数定义 | 第38-40页 |
·算法描述 | 第40-42页 |
·小结 | 第42-43页 |
·总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机制仿真实验 | 第44-58页 |
·仿真工具 | 第44页 |
·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评价模型仿真实验 | 第44-49页 |
·仿真设置与仿真方法 | 第44-47页 |
·共享风险链路组约束场景 | 第47-48页 |
·多类型故障场景 | 第48-49页 |
·共享风险链路组约束下多种类型故障场景 | 第49页 |
·基于可达性的生存性算法仿真实验 | 第49-57页 |
·路由模型验证 | 第49-51页 |
·基于可达性生存性算法性能仿真 | 第51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58-60页 |
·研究工作总结 | 第58页 |
·进一步工作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