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绪论 | 第7-17页 |
·问题提出 | 第7-12页 |
·人口老龄化—世界、我国 | 第7-9页 |
·我国养老模式 | 第9-11页 |
·我国老年人居住状况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发展 | 第12-15页 |
·国外老年人居住问题对策与发展 | 第12-14页 |
·国内老年人居住问题发展演变与展望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论文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框架 | 第16-17页 |
2. 寒地城市老年人的交往需求与行为 | 第17-32页 |
·概念界定 | 第17-21页 |
·寒地城市 | 第17页 |
·老年人 | 第17-20页 |
·交往 | 第20-21页 |
·老年人交往行为对交往空间的需求 | 第21-29页 |
·交往行为特征 | 第21-24页 |
·交往空间需求 | 第24-27页 |
·交往空间特性 | 第27-29页 |
·寒地城市老年人交往行为需求的特殊性 | 第29-30页 |
·物理环境 | 第29-30页 |
·精神环境 | 第30页 |
·寒地城市老年人生活质量与生活满意度 | 第30-31页 |
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3. 寒地城市现代住区老年人交往环境实态研究 | 第32-54页 |
·实例研究 | 第32-52页 |
·北京百万庄小区 | 第32-36页 |
·北京印象 | 第36-40页 |
·沈阳银基地王国际花园 | 第40-47页 |
·沈阳和泰东方园 | 第47-52页 |
·寒地城市现代住区老年人冬季交往活动规律及交往空间不足之处 | 第52-53页 |
·老年人冬季交往活动规律总结 | 第52-53页 |
·交往空间不足之处总结 | 第53页 |
·小结 | 第53-54页 |
4. 寒地城市传统居住环境老年人交往文化解析 | 第54-63页 |
·传统居住观对老年人交往文化的影响 | 第54-56页 |
·“天人合一”思想 | 第54页 |
·“礼”思想 | 第54-55页 |
·血缘关系与宗亲关系 | 第55页 |
·民俗 | 第55-56页 |
·寒地城市传统居住环境地域性差异 | 第56页 |
·寒地城市传统居住环境典型老年人交往空间分析 | 第56-61页 |
·北京四合院民居 | 第56-59页 |
·兴城古城囤顶民居 | 第59-61页 |
·小结 | 第61-63页 |
5. 寒地城市传统居住环境中老年人交往空间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| 第63-66页 |
·交往空间的复合性 | 第63页 |
·交往空间的渗透性 | 第63-64页 |
·交往空间的过渡性 | 第64页 |
·交往空间的尺度 | 第64页 |
·传统交往精神 | 第64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6. 寒地城市住区老年人交往环境设计建议 | 第66-87页 |
·设计要素 | 第66-76页 |
·微气候 | 第66-67页 |
·公共锻炼设施 | 第67-68页 |
·绿化设计 | 第68-69页 |
·景观小品 | 第69-71页 |
·水景 | 第71-73页 |
·座椅 | 第73-74页 |
·照明 | 第74页 |
·标识 | 第74-75页 |
·无障碍设计 | 第75页 |
·活动场地 | 第75-76页 |
·空间系统设计 | 第76-86页 |
·小区组团公共中心及宅间庭院 | 第76-78页 |
·步行道路空间 | 第78-80页 |
·单元入口空间 | 第80-86页 |
·小结 | 第86-87页 |
结语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2页 |
图表索引 | 第92-98页 |
附录 | 第98-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