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水平的精算测定
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1 导论 | 第12-25页 |
·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20页 |
·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定义 | 第15-16页 |
·国内外IPD测算研究现状 | 第16-20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0-25页 |
·IPD精算模型的测算方法 | 第21页 |
·IPD精算模型的原理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IPD精算模型的构建思路 | 第22-23页 |
·模型创新 | 第23-25页 |
2 我国养老金隐性债务产生的历史原因 | 第25-41页 |
·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| 第25-29页 |
·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阶段 | 第25-27页 |
·部分积累制养老保险制度阶段 | 第27-29页 |
·隐性债务的产生 | 第29-41页 |
·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 | 第29-34页 |
·隐性债务的产生 | 第34-35页 |
·隐性债务的显性化 | 第35-39页 |
·现阶段养老金隐性债务的构成 | 第39-41页 |
3 养老金隐性债务精算模型的建立 | 第41-53页 |
·精算理论基础 | 第41-47页 |
·利息理论 | 第41-43页 |
·生命表 | 第43-45页 |
·生存年金 | 第45-47页 |
·模型数据选择 | 第47页 |
·IPD精算模型的建立 | 第47-53页 |
·测算方法 | 第47-48页 |
·模型的假设 | 第48-49页 |
·IPD精算模型 | 第49-53页 |
4 IPD规模测算 | 第53-66页 |
·参数设定 | 第53-56页 |
·IPD规模的测算 | 第56-64页 |
·"老人"的IPD测算 | 第56页 |
·"过渡中人"的IPD测算 | 第56-58页 |
·"新中人"的IPD测算 | 第58-61页 |
·我国IPD总规模 | 第61-64页 |
·养老金隐性债务的预测 | 第64-66页 |
5 总结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1页 |
附录1 男性参保职工分年龄IPD测算结果 | 第71-73页 |
附录2 女性参保职工分年龄IPD测算结果 | 第73-75页 |
后记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