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一、惩罚性赔偿制度 | 第11-30页 |
(一) 惩罚性赔偿的概念 | 第11-12页 |
(二)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12-16页 |
1、古代法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| 第12-13页 |
2、近代意义上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| 第13-16页 |
(三)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 | 第16-25页 |
1、惩罚功能 | 第17-19页 |
2、预防功能 | 第19-22页 |
3、补偿功能 | 第22-24页 |
4、关于惩罚性赔偿制度是否有兴诉功能的思考 | 第24-25页 |
(四) 惩罚性赔偿制度和其他制度之间的辨析 | 第25-30页 |
1、惩罚性赔偿制度和填补性损害赔偿制度 | 第25-27页 |
2、惩罚性赔偿制度与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| 第27-28页 |
3、惩罚性赔偿制度和行政罚款、刑事罚金 | 第28-30页 |
二、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我国保险行业的必要性 | 第30-62页 |
(一) 私法社会化思潮的影响 | 第30-37页 |
1、私法社会化的概念 | 第30-31页 |
2、形成私法社会化思潮的背后原因 | 第31-34页 |
3、私法社会化思潮对保险法的影响 | 第34-37页 |
(二) 保险行业本身的特点 | 第37-53页 |
1、保险业的公共服务特征 | 第37-39页 |
2、保险类似于信托的特殊关系 | 第39-42页 |
3、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地位不平等 | 第42-50页 |
4、保险合同的特殊性 | 第50-53页 |
(三) 我国保险行业"投保容易,理赔难"的现状 | 第53-62页 |
1、"投保容易,理赔难"是误传吗 | 第54-56页 |
2、"投保容易,理赔难"形成的原因 | 第56-57页 |
3、用惩罚性赔偿制度解决"投保容易,理赔难"问题的优势 | 第57-58页 |
4、新《保险法》颁布对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我国保险行业必要性的影响 | 第58-62页 |
三、结语 | 第62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致谢 | 第67-68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8-69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