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股东资格的基本理论 | 第13-37页 |
第一节 股东与股东资格 | 第13-17页 |
一、股东概念 | 第13-14页 |
二、股东资格 | 第14-17页 |
第二节 股东资格认定 | 第17-27页 |
一、股东资格认定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二、股东资格认定与股权 | 第18-27页 |
第三节 股东资格的得与丧 | 第27-37页 |
一、股东资格的取得 | 第27-33页 |
二、股东资格的丧失 | 第33-34页 |
三、股东除名制度 | 第34-37页 |
第二章 股东资格认定的证据与标准 | 第37-60页 |
第一节 股东资格认定的证据分析 | 第37-48页 |
一、公司章程 | 第37-40页 |
二、股东名册与股东资格认定 | 第40-43页 |
三、工商登记与股东资格认定 | 第43-44页 |
四、股东会决议与股东资格认定 | 第44-46页 |
五、出资证明书与股东资格认定 | 第46-47页 |
六、实际行使股东权利与股东资格认定 | 第47页 |
七、三层次证据说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股东资格认定标准的观点展示与评述 | 第48-56页 |
一、实质要件标准 | 第48页 |
二、形式要件标准 | 第48-51页 |
三、折衷主义标准 | 第51-54页 |
四、合同认定标准 | 第54-55页 |
五、内部意思自治外部工商登记说 | 第55-56页 |
六、出资兼公司确认说 | 第56页 |
第三节 对公司法司法解释(三)股东资格认定条款的评析 | 第56-57页 |
第四节 股东资格认定的价值取向 | 第57-60页 |
第三章 实践中股东资格的认定 | 第60-79页 |
第一节 企业改制中股东资格认定 | 第60-62页 |
一、案例 | 第60页 |
二、公司侵权构成分析 | 第60-61页 |
三、企业改制中股东资格认定的思路 | 第61-62页 |
第二节 违法所得出资与股东资格认定 | 第62-63页 |
一、违法所得出资的效力 | 第62-63页 |
二、违法所得出资能否取得股东资格 | 第63页 |
第三节 出资瑕疵的股东资格认定 | 第63-68页 |
一、出资瑕疵界定 | 第64-65页 |
二、追究瑕疵出资责任诉讼时效 | 第65页 |
三、限制瑕疵出资股东权利 | 第65-66页 |
四、出资瑕疵的法律责任 | 第66-67页 |
五、瑕疵股权转让中的股东资格认定 | 第67-68页 |
第四节 股权转让中股东资格认定问题 | 第68-71页 |
一、未经过半数股东同意的股权转让合同效力问题 | 第69页 |
二、隐名出资对外转让股权的效力与股东资格认定 | 第69-70页 |
三、一股二卖情形下股东资格认定 | 第70-71页 |
第五节 冒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 | 第71-73页 |
一、冒名股东的概念 | 第71页 |
二、冒名登记中的法律关系 | 第71-72页 |
三、公司和被冒名股东的救济途径 | 第72-73页 |
第六节 借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问题 | 第73-75页 |
一、借名股东的概念 | 第73页 |
二、借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 | 第73-74页 |
三、被借名者的法律责任 | 第74-75页 |
第七节 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 | 第75-79页 |
一、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概念 | 第75-76页 |
二、隐名股东法律特征 | 第76页 |
三、隐名股东的股东资格认定原则 | 第76-79页 |
结语 | 第79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后记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