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力电子集成模块微通道液冷基板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符号说明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23页 |
·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外现状 | 第17-21页 |
·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目标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测试系统设计 | 第23-27页 |
·液冷基板测试系统设计要求 | 第23-24页 |
·液冷基板测试系统设计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冷却工质温度控制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27-37页 |
·冷却工质温度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| 第27-28页 |
·压缩机制冷酒精水的制冷系统方案 | 第27-28页 |
·冷却工质(冷却水)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| 第28页 |
·冷却工质温度控制子系统技术设计 | 第28-32页 |
·制冷量计算及制冷机选型 | 第28页 |
·冷却工质冷媒(酒精水)罐设计 | 第28-29页 |
·冷却工质(冷却水)罐设计 | 第29页 |
·冷却工质冷媒(酒精水)管道泵及其驱动器选型 | 第29-31页 |
·温度测量控制单元 | 第31页 |
·温度控制器选择 | 第31-32页 |
·冷却工质温度控制策略研究 | 第32-36页 |
·压缩机制冷酒精水的控制策略 | 第32-33页 |
·冷却工质(冷却水)温度的PID控制策略 | 第33-34页 |
·PID参数整定 | 第34-35页 |
·PID控制具体实现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冷却工质压力、流量控制子系统设计 | 第37-43页 |
·冷却工质压力、流量控制系统设计 | 第37-38页 |
·冷却工质(冷却水)驱动泵及其驱动设计 | 第38-42页 |
·冷却工质压力、流量控制子系统实验结果 | 第42-43页 |
第五章 假元件子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43-47页 |
·假元件及其加热装置设计 | 第43-45页 |
·假元件温度检测装置设计 | 第45-47页 |
第六章 测试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 | 第47-53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构成 | 第47-49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组成 | 第47-48页 |
·串行通信技术 | 第48-49页 |
·数据采集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9-51页 |
·系统组态 | 第49页 |
·数据管理 | 第49-51页 |
·数据曲线和数据报表 | 第51页 |
·数据滤波 | 第51-52页 |
·趋势项消除 | 第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七章 测试系统运行实验 | 第53-69页 |
·测试系统辨识的内容和步骤 | 第53-55页 |
·测试系统的温度模型辨识的思路 | 第55-57页 |
·辨识用数据选取 | 第57-58页 |
·采用最小二乘一次完成算法 | 第58-62页 |
·最小二乘一次完成算法实现过程 | 第58-59页 |
·以二阶系统为例阐述最小二乘算法的具体实现过程 | 第59-62页 |
·辨识实验结果分析 | 第62-66页 |
·各阶模型辨识结果 | 第62-63页 |
·辨识模型检验的结果 | 第63-66页 |
·微通道散热器散热性能的模糊评价 | 第66-6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总结与展望 | 第69-71页 |
附录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7-78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