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

多自由度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与位姿误差补偿

论文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6页
   ·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·国内外检测机器人研究现状第11-14页
     ·超声检测自动化系统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伺服控制系统的研究情况第12-13页
     ·检测机器人的误差研究情况第13-14页
   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4-16页
第二章 检测机器人总体结构第16-24页
   ·引言第16页
   ·检测系统机械结构介绍第16-19页
   ·驱动方式的选择第19页
   ·系统控制模式选择第19-22页
     ·控制系统模式硬件实现第20-21页
     ·PMAC运动控制卡简介第21-22页
   ·其它辅助部件第22-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 超声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开发第24-48页
   ·超声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第24-25页
   ·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硬件结构第25-34页
     ·核心部分的硬件设计第25-31页
     ·辅助部分的硬件设计第31-34页
   ·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控制性能分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·PMAC控制器的PID控制第35-40页
     ·PID参数的自适应调整第40-41页
   ·检测机器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第41-45页
     ·系统软件设计基本要求第42页
     ·检测机器人软件系统设计原则第42-43页
     ·系统控制软件特点第43-45页
   ·DPRAM通讯在手轮功能中应用第45-4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7-48页
第四章 超声检测机器人系统的运动学建模分析第48-57页
   ·机器人运动学分析第48-52页
     ·刚体的位置与姿态描述第48-49页
     ·机器人杆件坐标系与运动学方程的建立第49-52页
   ·超声检测机器人运动学建模第52-55页
   ·检测机器人运动方程求解第55-5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6-57页
第五章 超声检测机器人位姿误差分析与补偿第57-68页
   ·机器人位姿误差存在原因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·由静态因素引起的机器人位姿误差分析第58-60页
   ·机器人位姿误差补偿原理第60-63页
     ·摄动误差补偿法原理第61-62页
     ·机器人位姿误差补偿步骤第62-63页
   ·超声检测机器人的误差补偿第63-67页
     ·机器人各关节参量误差的确定第63-64页
     ·检测机器人位姿误差补偿第64-65页
     ·检测机器人位姿补偿试验第65-6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·全文总结第68页
   ·展望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3页
硕士期间发表及收录的论文第73-74页
致谢第74页

论文共7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RFID技术的报喜鸟生产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磨粒图谱识别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