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26页 |
·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相关基本理论 | 第13-23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21页 |
·相关基本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23-24页 |
·论文创新之处 | 第24-26页 |
2 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6-34页 |
·国内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与发展 | 第26-28页 |
·国外高新技术产业的历史发展过程 | 第26-27页 |
·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历史形成与发展过程 | 第27-28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| 第28-30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 | 第28-29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特征 | 第29-30页 |
·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| 第30-34页 |
·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的概况 | 第30-31页 |
·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问题 | 第31-34页 |
3 现代服务业的历史发展及未来趋势 | 第34-46页 |
·现代服务业内涵 | 第34-35页 |
·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| 第35-39页 |
·现代服务业服务产品的特征 | 第35-36页 |
·现代服务业的主要特征 | 第36-39页 |
·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| 第39-43页 |
·基于高新技术背景下的辽宁省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| 第43-46页 |
4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内涵分析 | 第46-66页 |
·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高新技术支撑 | 第46-48页 |
·市场层面 | 第47页 |
·企业层面 | 第47-48页 |
·协同理论对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作用分析 | 第48-56页 |
·协同理论 | 第48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关系分析 | 第48-53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作用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动因分析 | 第56-59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度的关联性 | 第56-57页 |
·现代服务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| 第57-58页 |
·现代服务业服务创新的需要 | 第58页 |
·经济演化的必然趋势 | 第58-59页 |
·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现代服务正在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要素 | 第59-60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的活动外置 | 第60页 |
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| 第60页 |
·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60-66页 |
·高新技术产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力不够 | 第61-62页 |
·现代服务业对高新技术产业推力不够 | 第62-63页 |
·现代服务业辐射能力不强 | 第63-66页 |
5 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对策 | 第66-80页 |
·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,创造更多的现代服务业需求 | 第66-73页 |
·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| 第66-68页 |
·加强软件与数字文化业的发展 | 第68-70页 |
·促进会展业的发展 | 第70-72页 |
·完善城市功能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协同发展 | 第72-73页 |
·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,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技术含量 | 第73-75页 |
·信息技术是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| 第73页 |
·增强技术进步与高新技术对现代服务业的渗透程度 | 第73-74页 |
·通过高新技术进步发展现代服务业 | 第74-75页 |
·加强产业间协同关联,完善高新技术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同发展 | 第75-76页 |
·实施所需人才的培养与激励策略 | 第76页 |
·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| 第76-80页 |
·税收政策 | 第76-77页 |
·金融政策 | 第77页 |
·人才支持政策 | 第77-78页 |
·原材料供应采购政策 | 第78-8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| 第86-88页 |
致谢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