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芽酸性磷酸酶的部分性质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8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1 材料、试剂与仪器 | 第11页 |
·材料和试剂 | 第11页 |
·仪器 | 第11页 |
2 方法 | 第11-14页 |
·麦芽酸性磷酸酶的活力测定 | 第11页 |
·麦芽酸性磷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酶的最适pH | 第11-12页 |
·酶的最适温度 | 第12页 |
·酶的热稳定性 | 第12页 |
·米氏常数Km的测定 | 第12页 |
·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各种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12-13页 |
·Zn~(2+)对酶抑制作用的动力学 | 第13页 |
·部分金属离子对酶紫外差光谱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部分金属离子对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化学修饰剂对酶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·化学修饰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13页 |
·化学修饰剂对酶紫外差光谱的影响 | 第13-14页 |
3.结果 | 第14-28页 |
·麦芽酸性磷酸酶的酶学性质 | 第14-16页 |
·麦芽酸性磷酸酶的最适pH | 第14页 |
·麦芽酸性磷酸酶的最适温度 | 第14-15页 |
·麦芽酸性磷酸酶的热稳定性 | 第15-16页 |
·米氏常数Km的测定 | 第16页 |
·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的影响 | 第16-24页 |
·各种金属离子对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Zn~(2+)对酶抑制作用的动力学 | 第17-18页 |
·部分金属离子对酶紫外差光谱的影响 | 第18-21页 |
·部分金属离子对酶荧光光谱的影响 | 第21-24页 |
·化学修饰剂对酶的影响 | 第24-28页 |
·不同浓度化学修饰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24-25页 |
·不同时间化学修饰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化学修饰剂对酶紫外差光谱的影响 | 第25-28页 |
4 讨论 | 第28-31页 |
·麦芽酸性磷酸酶的酶学性质研究 | 第28页 |
·抑制剂和激活剂对酶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化学修饰剂对酶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1-35页 |
综述 | 第35-66页 |
1 引言 | 第35页 |
2 植物酸性磷酸酶 | 第35-47页 |
·植物紫色酸性磷酸酶 | 第36-43页 |
·小分子量的植物紫色酸性磷酸酶 | 第36-37页 |
·大分子量的植物紫色酸性磷酸酶 | 第37-43页 |
·植物紫色酸性磷酸酶的翻译后修饰 | 第43页 |
·植物酸性磷酸酶的酶活测定方法、动力学参数 | 第43-44页 |
·植物酸性磷酸酶的分布、定位 | 第44-46页 |
·分泌型酸性磷酸酶 | 第44页 |
·胞内酸性磷酸酶 | 第44-46页 |
·植物酸性磷酸酶表达的调节 | 第46-47页 |
·生长发育因素 | 第46页 |
·环境因素 | 第46-47页 |
·植物酸性磷酸酶的生理功能 | 第47页 |
3 人类酸性磷酸酶 | 第47-58页 |
·破骨细胞中的抗酒石酸性磷酸酶 | 第50-51页 |
·TRACP基因和生化性质 | 第51-52页 |
·TRACP作用机制 | 第52-56页 |
·破骨细胞吸收机制 | 第52-54页 |
·TRACP在骨吸收过程的作用机制 | 第54-56页 |
·TRACP的测定方法 | 第56-57页 |
·静脉血清 | 第56页 |
·电泳法测定TRACP | 第56页 |
·比色法测定TRACP | 第56页 |
·免疫法测定TRACP | 第56-57页 |
·TRACP的临床意义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6页 |
论文发表 | 第66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