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0-25页 |
·引言 | 第10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介绍 | 第10-13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结构 | 第10-11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理化性质 | 第11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同系物 | 第11-12页 |
·应用 | 第12页 |
·毒性 | 第12-13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状况及趋势 | 第13-15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污染现状 | 第14页 |
·今后的变化趋势 | 第14-15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污染来源 | 第15-16页 |
·环境中的来源 | 第15页 |
·人体中的主要来源 | 第15-16页 |
·饮食摄入 | 第15页 |
·母乳哺乳摄入 | 第15页 |
·呼吸摄入 | 第15-16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分析检测 | 第16-19页 |
·提取纯化 | 第16页 |
·分析检测 | 第16-19页 |
·GC分析 | 第17-18页 |
·HPLC分析 | 第18页 |
·HPLC-APPI | 第18-19页 |
·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9页 |
·多溴联苯醚的降解 | 第19-20页 |
·氧化降解 | 第19页 |
·生物降解 | 第19-20页 |
·光降解 | 第20页 |
·还原降解 | 第20页 |
·本文的选题思路 | 第20-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2-25页 |
第2章 十溴联苯醚的还原脱溴降解研究 | 第25-44页 |
·引言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26-28页 |
·实验材料与试剂 | 第26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·反应溶液的配制 | 第27页 |
·催化剂的制备 | 第27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27页 |
·溶剂的筛选 | 第27-28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28-30页 |
·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| 第28页 |
·气相色谱分析 | 第28页 |
·气质联用 | 第28-29页 |
·离子色谱 | 第29-30页 |
·离子色谱标准曲线的建立 | 第29-30页 |
·样品的准备 | 第30页 |
·结果讨论 | 第30-38页 |
·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0-31页 |
·反应溶剂 | 第31-32页 |
·反应温度对十溴联苯醚脱溴效率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反应时间对十溴联苯醚脱溴效率的影响 | 第33-34页 |
·催化剂的量对十溴联苯醚脱溴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·氢气的量对多溴联苯醚脱溴效果的影响 | 第35页 |
·催化剂的循环使用次数考察 | 第35-38页 |
·产物分析 | 第38-41页 |
·结论 | 第41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4页 |
第3章 十溴联苯醚的湿式氧化降解 | 第44-52页 |
·引言 | 第44-45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45-47页 |
·材料与试剂 | 第45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45-46页 |
·反应溶液的配制 | 第46页 |
·十溴联苯醚标准溶液的配制 | 第46页 |
·亚硝酸钠溶液的配制 | 第46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46-47页 |
·分析方法 | 第47页 |
·结果讨论 | 第47-50页 |
·反应时间对十溴联苯醚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反应温度对十溴联苯醚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氧气的压力对十溴联苯醚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结论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2页 |
第4章 极性共聚法硅胶型阴离子交换固定相的制备与表征 | 第52-65页 |
·引言 | 第52-53页 |
·实验部分 | 第53-54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53页 |
·固定相的合成 | 第53-54页 |
·柱容量的测试 | 第54页 |
·唾液样品的制备 | 第54页 |
·结果和讨论 | 第54-63页 |
·固定相合成的基本思路 | 第54-56页 |
·分离机理 | 第56-57页 |
·柱温影响 | 第57-59页 |
·实际应用 | 第59-63页 |
·结论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5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专利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