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缩略词表 | 第5-9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| 第10-16页 |
1、对白芷功效的传统认识及应用 | 第10-12页 |
2、白芷香豆素类成分的现代认识 | 第12-16页 |
3、现状分析 | 第16页 |
4、课题研究思路和方法提出 | 第16页 |
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| 第16-94页 |
一、欧前胡素样品(IMP)提取分离纯化 | 第16-33页 |
1. 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| 第16-22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16-17页 |
·方法 | 第17-22页 |
·色谱条件 | 第17页 |
·溶液的制备 | 第17页 |
·系统适用性试验 | 第17-18页 |
·线性关系考察 | 第18-19页 |
·精密度试验 | 第19-20页 |
·稳定性试验 | 第20-21页 |
·重现性试验 | 第21页 |
·加样回收率试验 | 第21-22页 |
·白芷药材中欧前胡素的含量测定 | 第22页 |
2. 欧前胡素的提取分离纯化研究 | 第22-33页 |
·欧前胡素的提取分离工艺优化研究 | 第22-26页 |
·器材 | 第22-23页 |
·仪器 | 第22-23页 |
·试剂 | 第23页 |
·药材 | 第23页 |
·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 | 第23-26页 |
·提取溶剂考察 | 第23-24页 |
·药材吸醇率考察 | 第24页 |
·提取药材粒度的考察 | 第24-25页 |
·提取次数 | 第25页 |
·洗脱溶剂不同比例对纯化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欧前胡素样品的提取分离纯化 | 第26-31页 |
·欧前胡素的提取 | 第26页 |
·欧前胡素样品的分离纯化 | 第26-29页 |
·IMP样品的鉴定及纯度检测 | 第29-31页 |
·鉴定 | 第29-31页 |
·IMP样品含量测定 | 第31页 |
·讨论 | 第31-33页 |
二、药理学研究 | 第33-91页 |
1. 急性毒性试验 | 第33-38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33-34页 |
·动物 | 第33页 |
·药物、试剂及配制 | 第33-34页 |
·仪器 | 第34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·LD_(50)测定 | 第34页 |
·最大耐受量测定 | 第34-35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35页 |
·结果 | 第35-37页 |
·讨论 | 第37-38页 |
2. 药物动力学研究 | 第38-57页 |
·测定欧前胡素(IMP)血药浓度的分析方法研究 | 第38-50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38-39页 |
·欧前胡素的理化性质及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初步分析思路 | 第39-40页 |
·理化性质 | 第39页 |
·初步分析思路 | 第39-40页 |
·IMP样品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探讨 | 第40-43页 |
·检测仪器的选择 | 第40页 |
·质谱条件的选择 | 第40-42页 |
·样品预处理条件的选择 | 第42-43页 |
·IMP样品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建立和方法学的验证 | 第43-50页 |
·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43页 |
·方法学验证 | 第43-50页 |
(1) 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及定量限 | 第43-45页 |
(2) 色谱图及保留时间 | 第45-46页 |
(3) 萃取回收率 | 第46页 |
(4) 最低检测限 | 第46-47页 |
(5) 血浆样品稳定性考察 | 第47-49页 |
(6) 方法回收率考察 | 第49页 |
(7) 方法精密度 | 第49-50页 |
·IMP在大鼠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| 第50-55页 |
·实验器材 | 第50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50页 |
·试剂、试药的配制 | 第50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50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50页 |
·实验结果 | 第50-55页 |
·讨论 | 第55-57页 |
3. 药效学研究 | 第57-91页 |
·欧前胡素抗炎作用研究 | 第57-66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57-58页 |
·仪器 | 第57页 |
·试剂 | 第57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57-58页 |
·受试药物 | 第58页 |
·方法 | 第58-60页 |
·对角叉菜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 | 第58页 |
·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的影响 | 第59页 |
·对炎性组织中PGE_2的影响 | 第59页 |
·对角叉菜致大鼠急性胸膜炎的影响 | 第59-60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60页 |
·结果 | 第60-65页 |
·讨论 | 第65-66页 |
·镇痛作用研究 | 第66-75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66-67页 |
·仪器 | 第66页 |
·试剂 | 第66-67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67页 |
·受试药物 | 第6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对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的影响 | 第67页 |
·对热板刺激致小鼠疼痛反应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对大鼠足跖定压刺激的影响 | 第68页 |
·对外周血中单胺的影响 | 第68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68-69页 |
·结果 | 第69-74页 |
·讨论 | 第74-75页 |
·镇静抗惊厥实验研究 | 第75-8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76-77页 |
·仪器 | 第76页 |
·试剂 | 第76页 |
·受试药及试剂配制 | 第76-77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77-79页 |
·对戊巴比妥钠阈下催眠剂量的影响 | 第77页 |
·对戊四氮致小鼠惊厥CD_(50)的影响实验研究 | 第77-78页 |
·对小鼠脑内DA、NE、5-HT含量的影响 | 第78-79页 |
·统计学方法 | 第79页 |
·结果 | 第79-81页 |
·讨论 | 第81-82页 |
·对血流变、血小板聚集、凝血功能的影响 | 第82-9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82-84页 |
·实验动物 | 第82页 |
·仪器 | 第82-83页 |
·试剂及配制 | 第83-84页 |
·方法 | 第84-85页 |
·对血流变的影响 | 第84页 |
·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·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| 第85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85页 |
·结果 | 第85-91页 |
·讨论 | 第91页 |
三、结论 | 第91-93页 |
四、问题和展望 | 第93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5-105页 |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、专著及科研成果 | 第105-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