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8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8-56页 |
1 二化螟发生概况及其原因 | 第18-20页 |
·二化螟发生概况 | 第18-19页 |
·二化螟发生原因分析 | 第19-20页 |
2 二化螟的抗药性及其治理 | 第20-30页 |
·二化螟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 | 第20-25页 |
·二化螟抗药性机制 | 第25-28页 |
·二化螟抗药性遗传及风险研究 | 第28-29页 |
·二化螟抗药性治理 | 第29-30页 |
3 氟虫腈的作用靶标—γ-氨基丁酸(GABA)受体及其抗性的的研究进展 | 第30-46页 |
·γ-氨基丁酸受体的生物学特性 | 第31-42页 |
·GABA受体的抗药性研究 | 第42-46页 |
4 氟虫腈的毒理学及其抗性的的研究进展 | 第46-54页 |
·氟虫腈的作用机制 | 第46-50页 |
·氟虫腈抗性及机制 | 第50-54页 |
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54-56页 |
第二章 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 | 第56-64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供试虫源 | 第57-58页 |
·供试药剂 | 第58页 |
·毒力作用测定 | 第58-5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2页 |
·浙江苍南二化螟对几种常规杀虫剂的抗药性 | 第59-60页 |
·浙江苍南等地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监测 | 第60-62页 |
3 讨论 | 第62-64页 |
第三章 氟虫腈对二化螟抗、感种群的亚致死效应 | 第64-7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5-66页 |
·试虫来源及饲养 | 第65页 |
·供试药剂及试剂 | 第65页 |
·生物测定方法 | 第65页 |
·氟虫腈对二化螟亚致死效应的观察 | 第65-66页 |
·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| 第66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66-69页 |
·氟虫腈亚致死剂量对二化螟存活率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·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·抗、感种群经亚致死氟虫腈处理后羧酸酯酶的变化 | 第68-69页 |
3 讨论 | 第69-72页 |
第四章 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选育及生物适合度的研究 | 第72-8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73-75页 |
·供试昆虫 | 第73页 |
·试虫饲养方法 | 第73页 |
·供试药剂及试剂 | 第73页 |
·所用仪器和设备 | 第73-74页 |
·生物测定方法 | 第74页 |
·室内抗性筛选 | 第74页 |
·抗性现实遗传力分析 | 第74页 |
·种群生命表的组建 | 第74-7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75-78页 |
·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的选育 | 第75-76页 |
·二化螟对氟虫腈的抗性现实遗传力 | 第76-77页 |
·氟虫腈抗性二化螟的相对适合度 | 第77-78页 |
3 讨论 | 第78-80页 |
第五章 二化螟对氟虫腈抗性的生化机制 | 第80-9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81-83页 |
·供试昆虫 | 第81页 |
·试虫饲养方法 | 第81页 |
·供试药剂及试剂 | 第81-82页 |
·所用仪器和设备 | 第82页 |
·生物测定方法 | 第82页 |
·解毒酶测定 | 第82-8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83-86页 |
·解毒酶抑制剂在抗感二化螟中对氟虫腈的增效作用 | 第83-84页 |
·抗性和敏感性二化螟的解毒酶活力 | 第84-85页 |
·二化螟抗氟虫腈的交互抗性谱 | 第85-86页 |
3 讨论 | 第86-90页 |
第六章 二化螟GABA受体α亚基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| 第90-11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91-101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91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91-10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01-106页 |
·RT-PCR方法获得的二化螟GABAR基因cDNA片断 | 第101-102页 |
·几个二化螟品系GABAR基因片断氨基酸序列的比较 | 第102页 |
·二化螟GABAR基因及推导的全长序列 | 第102-105页 |
·二化螟GABAR基因全序列与其他昆虫序列的比对及相似性比较 | 第105-106页 |
·二化螟抗性与敏感品系GABAR基因的全长序列验证比较 | 第106页 |
3 讨论 | 第106-110页 |
第七章 二化螟的农业防治研究 | 第110-12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11-113页 |
·水稻 | 第111-112页 |
·试虫 | 第112页 |
·越冬二化螟在水稻植株中的垂直分布调查 | 第112页 |
·不同农事操作对稻田二化螟越冬虫口数量影响的调查 | 第112-113页 |
·越冬二化螟在不同作物落卵量的调查 | 第113页 |
·二化螟幼虫在不同寄主植物中的存活状况 | 第113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113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13-118页 |
·越冬二化螟在水稻植株中的垂直分布 | 第113-114页 |
·越冬代二化螟在不同品种水稻中的发育进度 | 第114页 |
·不同农事操作对稻桩中越冬二化螟虫量的影响 | 第114-116页 |
·越冬二化螟在不同作物上的落卵量 | 第116页 |
·二化螟幼虫在不同作物中的生长发育 | 第116-118页 |
3 讨论 | 第118-122页 |
全文总结 | 第122-12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4-142页 |
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第一作者研究论文 | 第142-144页 |
致谢 | 第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