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部分 引言 | 第9-20页 |
一、问题提出 | 第9-12页 |
(一) 研究缘起 | 第9-11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(三)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2-20页 |
(一)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(二)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(三) 已有研究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二部分 基础理论研究 | 第20-29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0-23页 |
(一) 概念界定 | 第20-21页 |
(二) 若干结构分析 | 第21-23页 |
二、小学生品德的研究 | 第23-27页 |
(一) 小学生品德结构及其发展特点分析 | 第23-26页 |
(二) 小学生道德品质的结构分析 | 第26-27页 |
三、理论基础 | 第27-29页 |
(一) 生态学基础 | 第27-28页 |
(二) 伦理学基础 | 第28-29页 |
第三部分 城市小学教室物理环境中道德教育因子识别 | 第29-41页 |
一、单因子识别 | 第29-37页 |
(一) 墙面包含的单因子 | 第29-31页 |
(二) 四角包含的单因子 | 第31-33页 |
(三) 师生桌椅包含的单因子 | 第33-34页 |
(四) 黑板包含的单因子 | 第34-35页 |
(五) 色彩包含的单因子 | 第35-37页 |
二、组合因子识别 | 第37-38页 |
(一) 墙面组合因子 | 第37页 |
(二) 四角组合因子 | 第37页 |
(三) 师生桌椅组合因子 | 第37页 |
(四) 黑板面组合因子 | 第37-38页 |
(五) 色彩组合因子 | 第38页 |
三、系统因子识别 | 第38-41页 |
(一) 自然环境系统 | 第38-39页 |
(二) 设施环境系统 | 第39-40页 |
(三) 时空环境系统 | 第40-41页 |
第四部分 城市小学物理环境中道德教育因子识别的结论 | 第41-44页 |
一、教室物理环境中道德教育因子的识别原则 | 第41-43页 |
(一) 全面性原则 | 第41页 |
(二) 系统性原则 | 第41页 |
(三) 合理联系原则 | 第41-42页 |
(四) 有效分类原则 | 第42页 |
(五) 德育优先原则 | 第42页 |
(六) 创新性原则 | 第42-43页 |
二、城市小学教室物理环境中道德教育因子的识别结果 | 第43-44页 |
(一) 道德品质中善的方面 | 第43页 |
(二) 道德品质中恶的方面 | 第43-44页 |
结语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7页 |
附录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