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园艺论文--观赏园艺(花卉和观赏树木)论文--观花树木类论文--山茶论文

山茶花MADS-box家族B类基因克隆及在重瓣花形成中的作用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4-31页
   ·引言第14-16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 ·项目来源和经费支持第16页
   ·重瓣花形成分子机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第16-28页
     ·重瓣花起源方式第17-19页
     ·重瓣花形成的遗传特点研究进展第19-20页
     ·重瓣花形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第20-28页
   ·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关键的科学问题与研究目标第28页
  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28-30页
   ·研究技术路线第30-31页
第二章 ‘红十八学士’B功能基因全长cDNA克隆与序列分 析第31-5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31-40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31-32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32-4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0-51页
     ·‘红十八学士’B 功能基因全长cDNA 克隆第40-45页
     ·‘红十八学士’B 功能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5-51页
   ·小结第51-53页
第三章 ‘红十八学士’B 功能基因的表达分析第53-73页
   ·材料和方法第53-64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53-55页
     ·方法第55-64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4-72页
     ·‘红十八学士’B 功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第64-67页
     ·拟南芥转‘红十八学士’B 类基因表型分析及分子鉴定第67-70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拟南芥外、内源目的基因的转录表达第70-72页
   ·小结第72-73页
第四章 花发育B 功能基因在山茶重瓣花形成中的角色第73-9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74-75页
     ·实时荧光定量PCR 分析方法第7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5-91页
     ·单瓣张氏红山茶萼片瓣化的表型特征和重瓣花品种的发现第75-79页
     ·GLO1 同源基因在不同花型茶花中的表达模式第79-83页
     ·GLO2 同源基因在不同花型茶花中的表达模式第83-86页
     ·DEF 同源基因在不同花型茶花中的表达模式第86-88页
     ·TM6 同源基因在不同花型茶花中的表达模式第88-91页
   ·小结第91-93页
第五章 结论与讨论第93-104页
   ·结论第93-96页
   ·讨论第96-102页
     ·山茶重瓣花起源方式的复杂性第96-99页
     ·基因互作效应决定花器官属性的确定性第99-101页
     ·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的基因沉默现象第101-102页
   ·展望第102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13页
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第113-114页
致谢第114-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浙江红山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观赏价值评价
下一篇:榛子花芽转录组文库的Solexa测序及冷调节基因的表达谱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