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前言 | 第8-11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-9页 |
二、本文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(一) 比较分析法 | 第9页 |
(二) 实证分析法 | 第9页 |
(三) 价值分析法 | 第9-10页 |
三、论文的逻辑结构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公司担保概述 | 第11-21页 |
·公司担保的基本含义和分类 | 第11-16页 |
·公司担保的基本含义 | 第11页 |
·公司担保的分类 | 第11-16页 |
·一般担保与特殊担保 | 第11-12页 |
·向下游担保、向上游担保和横向担保 | 第12-14页 |
·上市公司担保与非上市公司担保 | 第14-16页 |
·公司担保的利弊评析 | 第16-21页 |
·公司担保行为的合法性考察 | 第16-17页 |
·公司担保行为的合理性考察 | 第17-18页 |
·公司担保可能产生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·权衡利弊后的认识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境外公司担保的法律考察 | 第21-27页 |
·“越权原则”和“直接利益原则” | 第21-22页 |
·越权原则 | 第21-22页 |
·直接利益原则 | 第22页 |
·境外有关公司担保立法的考察 | 第22-24页 |
·美国 | 第22页 |
·英国 | 第22-23页 |
·德国 | 第23页 |
·法国 | 第23-24页 |
·我国台湾地区 | 第24页 |
·境外公司担保制度发展的特点 | 第24-27页 |
·各国法律普遍允许公司提供担保 | 第24-25页 |
·通过公司章程设立标准限制公司担保行为 | 第25页 |
·为了控制公司担保风险设立一定程度的限制 | 第25-26页 |
·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担保行为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我国公司担保的法律演进 | 第27-39页 |
·公司法修订前关于公司担保的规定及评析 | 第27-32页 |
·《公司法》修订前关于公司担保的规定 | 第27-30页 |
·“福建中福实业公司担保案” | 第30-32页 |
·案例 | 第30-31页 |
·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思路 | 第31-32页 |
·新公司法关于公司担保的规定 | 第32-39页 |
·公司法修订后有关公司担保的规定 | 第32-33页 |
·新旧公司法关于公司担保规定的对比 | 第33-36页 |
·公司担保新规定的特点 | 第36-39页 |
第四章 公司担保实务法律问题研究 | 第39-49页 |
·董事、经理越权担保的效力 | 第39-42页 |
·董事会代替股东会、股东会代替董事会作出决定的担保效力 | 第42-44页 |
·超越章程规定进行公司担保的效力 | 第44-46页 |
·章程是否具有约束合同相对方的效力 | 第44-45页 |
·担保权人审查义务的范围 | 第45页 |
·担保合同无效后的责任归属 | 第45-46页 |
·对公司超出章程限额提供担保的效力该如何看待 | 第46页 |
·其他需探讨的情况 | 第46-49页 |
·公司担保与银行经营风险的控制 | 第46-48页 |
·所有股东都为利害关系股东,如何表决担保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我国公司担保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| 第49-60页 |
·我国公司担保制度的不足 | 第49-52页 |
·违反新《公司法》规定的担保,未明确其效力 | 第49页 |
·公司担保涉及股东大会的相关问题 | 第49-50页 |
·上市公司担保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0-52页 |
·完善我国公司担保制度的价值选择 | 第52-54页 |
·效率与公平兼顾 | 第52-53页 |
·公司自治与法律规制兼顾 | 第53-54页 |
·完善我国公司担保的建议 | 第54-60页 |
·具体法律条文加以明细,消除歧义,使其具有明确的操作性 | 第54-55页 |
·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,保护公司及股东利益 | 第55-57页 |
·完善公司内部控制制度 | 第57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