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6页 |
·ASON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| 第13-16页 |
·ASON信令技术研究背景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6-21页 |
·ASON DCM体系结构 | 第17-18页 |
·ASON信令协议 | 第18-21页 |
·ASON生存性 | 第21页 |
·论文的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| 第21-2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22-23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 | 第2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-26页 |
第二章 ASON信令协议的研究 | 第26-63页 |
·ASON信令协议分析与比较 | 第26-34页 |
·分布式预留方式 | 第26-28页 |
·RSVP-TE与PNNI协议的比较 | 第28-31页 |
·仿真与性能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RSVP-TE协议的实现 | 第34-43页 |
·RSVP-TE消息和对象 | 第34-36页 |
·RSVP-TE消息流程图 | 第36-40页 |
·RSVP-TE状态转移图 | 第40-41页 |
·RSVP-TE模块的设计与开发 | 第41-42页 |
·RSVP-TE协议数据结构设计 | 第42-43页 |
·基于折回点重路由折回机制的研究 | 第43-55页 |
·传统的RSVP-TE折回机制 | 第43-46页 |
·基于折回点重路由的折回机制 | 第46-49页 |
·基于折回点重路由的折回机制性能分析 | 第49-55页 |
·基于RSVP-TE协议状态生存寿命的定义及刷新机制的研究 | 第55-61页 |
·普通刷新机制LSP生存寿命取值的研究 | 第55-57页 |
·L_(max)限定范围实验结果 | 第57-58页 |
·刷新时间对网络负载的影响 | 第58-59页 |
·快速刷新机制的研究与实验结果 | 第59-6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3页 |
第三章 连接批处理信令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| 第63-85页 |
·连接批处理概述 | 第63页 |
·连接批处理的实现 | 第63-70页 |
·呼叫和连接分离原则 | 第63-65页 |
·DCM的扩展 | 第65-66页 |
·RSVP-TE的扩展 | 第66-68页 |
·连接批处理实现流程 | 第68-70页 |
·连接分割选路算法 | 第70-72页 |
·递减连接分割选路算法 | 第70-72页 |
·最大带宽VC连接分割选路算法 | 第72页 |
·连接批处理折回策略 | 第72-77页 |
·鸵鸟策略 | 第73页 |
·重路由策略 | 第73-75页 |
·连接批处理折回策略性能分析 | 第75-77页 |
·性能分析与比较 | 第77-80页 |
·连接批处理仿真案例 | 第80-83页 |
·案例一:连接批建立 | 第80-82页 |
·案例二:连接批恢复 | 第82-8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5页 |
第四章 ASON信令连接拆除机制及故障通告机制的研究 | 第85-106页 |
·基于信令的保护恢复机制 | 第85-88页 |
·保护 | 第85-86页 |
·恢复 | 第86-88页 |
·被叫方拆除PRC/SNCP业务的研究及实现 | 第88-97页 |
·PRC/SNCP业务概述 | 第88页 |
·PRC/SNCP业务的建立及主叫方拆除 | 第88-93页 |
·被叫方拆除PRC/SNCP业务 | 第93-94页 |
·被叫方拆除PRC/SNCP拆除仿真案例性能比较 | 第94-97页 |
·基于同源通告的故障通告机制研究 | 第97-104页 |
·传统的RSVP-TE故障通告机制 | 第97-98页 |
·基于同源通告的故障通告机制 | 第98-99页 |
·故障通告发送次序的研究 | 第99-101页 |
·性能分析与比较 | 第101-10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06页 |
第五章 ASON仿真试验平台的研究及实现 | 第106-117页 |
·ASON仿真试验平台的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06-107页 |
·ASON仿真试验平台的构建 | 第107-112页 |
·ASON仿真试验平台管理软件 | 第107-109页 |
·客户节点模拟软件 | 第109-110页 |
·ASON节点模拟软件 | 第110-112页 |
·ASON仿真试验平台编址方案 | 第112-116页 |
·UNI地址命名机制 | 第112-113页 |
·ASON仿真平台采用的编址方案 | 第113-114页 |
·端口编址及分配方案 | 第114-115页 |
·线路标识方案 | 第115-11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6-117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117-119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117-118页 |
·进一步工作的展望 | 第118-119页 |
缩略语 | 第119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3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12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