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体育论文--世界各国体育事业论文--中国论文--群众性体育活动论文--工矿、企业论文

转型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研究--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4页
1 导论第14-34页
   ·选题依据第14-16页
     ·选题的背景第14-15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6-30页
     ·体育管理体制的概述第16-17页
     ·我国职工体育研究现状第17-29页
     ·职工体育研究述评第29-30页
   ·研究对象与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·研究对象第30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·研究的视角与基本思路第32-33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视角第32页
     ·研究的基本框架第32-33页
   ·可能的贡献与创新第33-34页
2 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4-40页
   ·制度、制度变迁第34-36页
   ·政府是制度变迁的主体第36-37页
   ·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第37-40页
     ·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渐进过程第37-38页
     ·单位体制的路径依赖第38-40页
3 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历史回顾第40-51页
   ·职工体育管理体系的初创与过渡时期(1949~1951年)第40-42页
     ·职工体育管理体系的社会背景第40-41页
     ·我国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初创与过渡阶段特点第41-42页
   ·职工体育政府型管理体制的确立时期(1952~1978年)第42-47页
     ·政府型管理体制的形成背景第42-44页
     ·计划经济体制下职工体育发展模式的建立第44-45页
     ·计划经济时期我国职工体育政府型管理体制的特点第45-47页
   ·改革开放初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准备阶段(1978~1991年)第47-49页
     ·改革开放初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社会背景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改革开放初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准备阶段特点第48-49页
   ·经济转型时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转变阶段(1992~至今)第49-51页
     ·经济转型时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社会背景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经济转型时期职工体育管理体制转变阶段的特点第50-51页
4 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第51-76页
   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背景与"典型单位制"的特点第51-54页
     ·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形成背景第51-52页
     ·东北老工业基地"典型单位制"的特点第52-54页
   ·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内部职工体育管理现状第54-70页
     ·自上而下的职工体育管理组织机构第55-58页
     ·良好的场地设施和充足的经费保障第58-62页
     ·丰富多彩的职工体育活动第62-67页
     ·完善的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第67-69页
     ·企业运动队第69-70页
   ·国有企业内部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第70-72页
     ·自上而下的行政化管理体制第70-71页
     ·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第71页
     ·投资主体的单一化第71-72页
   ·企业职工体协与外部的关系第72-76页
     ·企业职工体协与社区的关系第72-73页
     ·企业职工体协与上级管理部门的关系第73-74页
     ·企业职工体协与上级体协的关系第74-76页
5 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动因第76-84页
   ·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外部环境的变化第76-81页
     ·国有企业的转制对职工体育管理组织机构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·单位体制的改革对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第78-79页
     ·中国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对职工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第79-81页
   ·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内在需要第81-84页
     ·国有企业文化的需要第81-82页
     ·职工体育组织变革的需要第82-83页
     ·职工个体健身的需要第83-84页
6 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体制变迁的路径第84-108页
   ·职工体育行政组织管理职能的转变第84-93页
     ·政府在转型期的职能第84-86页
     ·制度变迁视角下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第86-87页
     ·政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主体第87-89页
     ·职工体育行政组织管理职能的转变第89-93页
   ·职工体育社会组织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重新定位第93-106页
     ·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第93-94页
     ·工会组织在职工体育管理中的职能定位第94-99页
     ·行业体协在职工体育管理中的职能定位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职工体育协会在国家社会关系中的角色定位第102-106页
   ·职工体育组织中的利益博弈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·政府代表体育公共利益的主体第106页
     ·企业承担职工利益的社会责任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·职工体育社团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第107-108页
7 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的目标模式与改革策略第108-120页
   ·确立目标模式的指导思想第108页
   ·确立目标模式的原则第108-110页
     ·渐进式的原则第108-109页
     ·政府、企业、社会三方合作原则第109-110页
   ·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的目标模式第110-119页
     ·企业与社区体育共建管理模式第110-113页
     ·职工体育俱乐部管理模式第113-115页
     ·体育公司企业化经营模式第115-119页
   ·国有企业职工体育管理的改革策略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·政府要加大对职工体育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第119页
     ·加快推进职工文化体育协会的实体化第119页
     ·鼓励职工自发成立基层体育协会组织第119-120页
8 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0-122页
   ·结论第120-121页
   ·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121-122页
致谢第122-123页
参考文献第123-127页
附录第127-138页
 附件1第127-132页
 附件2第132-136页
 附件3第136-138页
个人简历 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38页

论文共13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全面质量管理在铁路养护中的应用
下一篇:电信企业品牌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