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地区蚧虫区系的研究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1 引言 | 第7-17页 |
·蚧虫概述及研究意义 | 第7页 |
·蚧虫的形态 | 第7-11页 |
·蚧虫体外具有蜡被和介壳 | 第8页 |
·雌雄异型 | 第8-11页 |
·我国蚧虫研究历史 | 第11-14页 |
·北京地区蚧虫的研究历史 | 第14-17页 |
·研究概况 | 第14-15页 |
·化学防治方面 | 第15-17页 |
2 研究材料及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17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标本采集方法 | 第17页 |
·显微玻片采集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显微玻片观察方法 | 第18页 |
·绘图方法 | 第18-19页 |
3. 研究结果 | 第19-104页 |
·北京地区蚧虫种类记述 | 第19-100页 |
·旌蚧科 Ortheziidae | 第19页 |
·珠蚧科 Margarodidae | 第19-22页 |
·粉蚧科 Pseudococcidae | 第22-39页 |
·毡蚧科 Eriococcidae | 第39-43页 |
·红蚧科 Kermococcidae | 第43-44页 |
·链蚧科Asterolecaniidae | 第44-47页 |
·壶蚧科Cerococcidae | 第47-48页 |
·蚧科Coccidae | 第48-62页 |
·仁蚧科 Aclerdidae | 第62-63页 |
·头蚧科Beesoniidae | 第63-64页 |
·盾蚧科 Diaspidae | 第64-100页 |
·北京地区蚧虫区系分析 | 第100-104页 |
·区系组成 | 第100-101页 |
·区系分析 | 第101-102页 |
·结论与讨论 | 第102-10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4-110页 |
附图 | 第110-124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24-125页 |
导师简介 | 第125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