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结构论文--混凝土结构、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--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

FRP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的有限元分析与试验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6页
   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纹控制问题第8-9页
   ·基于断裂力学原理的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第9-14页
     ·FRP 技术概述第9-12页
     ·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纹控制“阻”的方法第12页
     ·“阻”的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第12-14页
     ·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纹控制“放”与“抗”的方法第14页
   ·选题依据及主要工作第14-16页
     ·选题依据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本文主要工作第15-16页
第二章 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“阻”的分析第16-30页
   ·线弹性断裂力学的基本原理第16-22页
     ·应力奇异性和断裂破坏第16-17页
     ·应力强度因子和断裂韧性的概念第17-18页
     ·线弹性断裂判据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混凝土梁中典型裂纹的型式和它的应力强度因子第19-21页
     ·断裂力学中的叠加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·基于断裂力学的阻裂机理第22-24页
   ·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纹扩展时的阻裂机理分析第24-29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 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有限元分析第30-77页
   ·断裂力学的有限元分析技术第30-33页
     ·断裂力学的有限元方法第30-32页
     ·应力强度因子K 的计算第32-33页
   ·断裂力学有限元分析的模型建立第33-35页
     ·建立模型的方法第33-34页
     ·模型的建立第34-35页
   ·素混凝土结构计算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·FRP 的阻裂增强分析第38-49页
     ·FRP 层材质、厚度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分析第38-42页
     ·FRP-混凝土界面剥离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·荷载变化对FRP 复合素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第46-49页
   ·钢筋的阻裂增强分析第49-60页
     ·钢筋-混凝土界面剥离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·裂纹高度变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第53-56页
     ·荷载变化对钢筋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第56-60页
   ·FRP 与钢筋联合作用的阻裂增强分析第60-70页
     ·界面剥离阻裂增强的影响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  ·裂纹高度变化对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第63-67页
     ·荷载变化对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阻裂增强效果的影响第67-70页
   ·几种影响因素阻裂增强的对比分析第70-75页
     ·应力强度因子第70-72页
     ·闭合力第72-73页
     ·最大裂纹宽度第73-74页
     ·跨中挠度第74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7页
第四章 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第77-106页
   ·试验设计第77-79页
     ·试验方案第77-78页
     ·试件的制作第78-79页
   ·试验加载及数据采集第79-81页
     ·加载装置及数据采集系统第79-80页
     ·测量内容第80页
     ·测点布置第80页
     ·裂纹的观测第80-81页
     ·跨中竖向位移测量第81页
   ·未增强弯剪段的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第81-84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第82页
     ·试验过程描述第82-83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·不同增强型式的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第84-91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第84页
     ·试验过程描述第84-88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88-91页
   ·不同材质、厚度FRP 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第91-97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第91-92页
     ·试验过程描述第92-94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94-97页
   ·不同包裹形式的FRP 复合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研究第97-102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第97-98页
     ·试验过程描述第98-100页
     ·试验结果分析第100-102页
   ·剪弯段增强与不增强的对比分析第102-104页
     ·承载力的对比分析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·破坏形式的对比分析第103-10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106-108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106-107页
   ·展望第107-108页
参考文献第108-110页
致谢第110-111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REB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与抑郁发作的关系
下一篇:教学评估对高等艺术院校教学的后续影响研究--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