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肉用性能的研究
摘要 | 第1-3页 |
Summary | 第3-8页 |
前言 | 第8-10页 |
第一篇 文献综述 | 第10-30页 |
一、国内外养羊业研究进展 | 第12-23页 |
1.国外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·建立健全杂交繁育体系 | 第12-13页 |
·肥羔生产趋向专业化和集约化 | 第13页 |
·改良天然草场,人工草场不断扩大 | 第13页 |
·积极推广应用肉羊生产新技术 | 第13页 |
·国外羔羊集约化饲养的模式 | 第13-14页 |
2.国内的研究进展 | 第14-21页 |
·初步确定了适合本地区的经济杂交模式 | 第14-15页 |
·育肥羔羊的开始日龄 | 第15-16页 |
·肥育期的长短 | 第16页 |
·肥育羔羊的性别对肥育效果的影响 | 第16-17页 |
·肥育方式 | 第17-19页 |
·哺乳期羔羊快速肥育技术 | 第18-19页 |
·羔羊隔栏补饲 | 第18-19页 |
·1.5月龄断奶羔羊全精料肥育 | 第19页 |
·哺乳羔羊肥育技术 | 第19页 |
·断奶羔羊快速肥育技术 | 第19页 |
·肥育期的营养 | 第19-20页 |
·饲料添加剂 | 第20页 |
·肉羊快速肥育生产的发展趋势 | 第20-21页 |
3.无角陶赛特羊在我国的利用 | 第21-23页 |
二、甘肃省的养羊业现状 | 第23-24页 |
三、国内外肉类研究进展 | 第24-30页 |
1、国内羊肉常规分析研究概况及进展 | 第25-28页 |
2、国外肉类常规分析研究概况及进展 | 第28-30页 |
·宰前处理对肌肉品质的影响 | 第28页 |
·宰后处理技术 | 第28-29页 |
·肉类新鲜度检测方法 | 第29页 |
·肉的食用品质 | 第29-30页 |
第二篇 试验研究 | 第30-57页 |
1.试验目的及试验地情况 | 第30页 |
·试验目的及意义 | 第30页 |
·试验地基本情况 | 第30页 |
2.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7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0-31页 |
·育肥试验 | 第31-32页 |
·育肥前的准备工作 | 第31页 |
·试验组设立和试验时间 | 第31页 |
·羔羊育肥饲料配方 | 第31页 |
·饲养管理 | 第31-32页 |
·育肥测定内容 | 第32页 |
·屠宰试验 | 第32-37页 |
·产肉力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羊肉品质分析 | 第33-35页 |
·羔羊肉中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| 第35页 |
·其他测定项目 | 第35-37页 |
·氨基酸 | 第35-36页 |
·脂肪酸 | 第36-37页 |
·矿物质 | 第37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7页 |
3.结果与分析 | 第37-48页 |
·羔羊育肥试验 | 第37-41页 |
·羔羊育肥体重、体尺的变化 | 第37-40页 |
·羔羊育肥体重的变化 | 第37-39页 |
·羔羊育肥体尺的变化 | 第39-40页 |
·羔羊育肥经济效益的分析 | 第40-41页 |
·羔羊屠宰试验 | 第41-48页 |
·产肉性能的测定 | 第41-44页 |
·产肉力的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羔羊肉品质的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脏器等指标的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羔羊肉营养成分的分析 | 第44-46页 |
·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| 第44页 |
·羔羊肉矿物质测定 | 第44-45页 |
·羔羊肉脂肪酸的测定 | 第45-46页 |
·羔羊肉中氨基酸的测定 | 第46页 |
·羔羊肉组织学测定 | 第46-48页 |
4.讨论 | 第48-55页 |
·不同品种群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| 第48-49页 |
·不同性别对羔羊育肥效果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不同品种群和性别对产肉力的影响 | 第50页 |
·不同品种群和性别对羊肉品质的影象 | 第50-51页 |
·不同品种群和性别对羊肉中常规养分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·不同品种群羔羊育肥对羊肉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·不同品种群羔羊育肥对羊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| 第53页 |
·不同品种群羔羊育肥对羊肉肌纤维直径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·不同品种群羔羊育肥对羊肉脂肪酸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5.结论 | 第55-56页 |
6.建议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2-63页 |
导师简介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