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成本核算及控制分析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9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2页 |
·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| 第11页 |
·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| 第11-12页 |
·是政府进行财政支持和确定收费标准的重要参考依据 | 第12页 |
·教学成本研究的现状 | 第12-17页 |
·国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·国内的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7-1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2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内涵 | 第19-29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概念 | 第19-22页 |
·成本 | 第19页 |
·教育成本 | 第19-20页 |
·高等学校教育成本 | 第20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 | 第20-22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类 | 第22-25页 |
·计划成本和实际成本 | 第22页 |
·固定成本、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 | 第22页 |
·物质成本和人员成本 | 第22页 |
·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| 第22-23页 |
·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| 第23页 |
·资本性成本和经常性成本 | 第23页 |
·总成本和生均成本 | 第23-24页 |
·基本教学成本、教学管理成本和辅助教学成本 | 第24-25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的特性 | 第25-27页 |
·成本补偿的间接性 | 第25页 |
·形成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| 第25页 |
·成本核算对象的多元性 | 第25页 |
·费用支出的共同性 | 第25-26页 |
·在校生和毕业生核算的无差别性 | 第26页 |
·有限降低性 | 第26页 |
·计算期与培养周期不同步性 | 第26页 |
·形成过程的劳动过程性 | 第26-27页 |
·教学成本的影响因素 | 第27-29页 |
·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 | 第27页 |
·制度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学院自身的影响因素 | 第28-29页 |
3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模式 | 第29-46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前提和原则 | 第29-31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前提 | 第29页 |
·高职院校成本核算的原则 | 第29-31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的主体和对象 | 第31-32页 |
·教学成本核算主体 | 第31页 |
·教学成本核算对象 | 第31-32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核算方法 | 第32-46页 |
·统计核算法 | 第32页 |
·会计核算法 | 第32-34页 |
·作业成本法 | 第34-38页 |
·作业成本法在高职院校的应用 | 第38-46页 |
4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 | 第46-55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概述 | 第46-50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含义和内容 | 第46-47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作用 | 第47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要求 | 第47-48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过程 | 第48-50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系统 | 第50-52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目标 | 第50-51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对象 | 第51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组织体系 | 第51-52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控制的方法 | 第52-55页 |
·目标成本控制法 | 第52-53页 |
·计划控制法 | 第53页 |
·作业成本控制法 | 第53-55页 |
5 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 | 第55-68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概述 | 第55-58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的含义和内容 | 第55-56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目的 | 第56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过程 | 第56-57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评价标准 | 第57-58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指标体系 | 第58-62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| 第58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指标体系构成 | 第58-62页 |
·高职院校教学成本分析的方法 | 第62-68页 |
·对比分析法 | 第62-63页 |
·因素分析法 | 第63页 |
·相关分析法 | 第63-64页 |
·层次分析法 | 第64页 |
·教学成本分析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| 第64-68页 |
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3页 |
后记 | 第73-7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