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11-14页 |
·理论分析依据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6页 |
·本文的研究结构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中国官僚体制的现状分析 | 第17-31页 |
·官僚制概念的界定 | 第17-21页 |
·西方学者对官僚制概念的界定 | 第17-19页 |
·中国学者对官僚制概念的界定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对官僚制概念的界定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官僚体制的现状分析 | 第21-30页 |
·我国官僚体制现状概述 | 第21-22页 |
·我国现行官僚体制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8页 |
·我国不完全理性官僚制产生的原因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中国传统官僚制的深远影响 | 第31-45页 |
·中国传统官僚制的形成 | 第31-40页 |
·中国传统官僚制的形成过程 | 第31-32页 |
·中国传统官僚制产生的原因 | 第32-33页 |
·中国传统官僚制的组织形式 | 第33-36页 |
·科举制在传统官僚制发展中的作用 | 第36-40页 |
·中国传统官僚制的特殊表象 | 第40-42页 |
·伦理道德与官僚制度结合的统治模式 | 第40页 |
·权力支配形式的非理性 | 第40-41页 |
·管理体制的非理性 | 第41页 |
·评价、考核和选拔标准的非理性 | 第41-42页 |
·中国传统官僚制对现行官僚体制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传统官僚制对现行官僚制的积极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传统官僚制对现行官僚制的消极影响 | 第43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第4章 西方理性官僚制对中国官僚体制的影响 | 第45-63页 |
·理性官僚制的历史源流 | 第45-53页 |
·理性官僚制产生的条件 | 第45-47页 |
·理性官僚制及其特征 | 第47-49页 |
·对理性官僚制的评价 | 第49-51页 |
·理性官僚制对目前中国官僚体制的影响 | 第51-53页 |
·后官僚制行政对理性官僚制的挑战 | 第53-59页 |
·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中国官僚体制的影响 | 第53-57页 |
·后官僚时代对官僚制理论的挑战 | 第57-59页 |
·理性官僚制对中国官僚体制改革的启迪 | 第59-62页 |
·理性官僚制在中国的适应性分析 | 第59-61页 |
·中国工业化社会的行政需要现代理性官僚制 | 第61页 |
·理性官僚制与目前中国行政改革的契合性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的路径选择 | 第63-81页 |
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经验总结 | 第63-70页 |
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概述 | 第63-66页 |
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特点 | 第66-68页 |
·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偏失 | 第68-70页 |
·中国行政改革与发展路径选择——构建以人为本的理性官僚制 | 第70-80页 |
·以人为本的理性官僚制涵义 | 第71页 |
·完善以人为本理性官僚制的支撑条件 | 第71-74页 |
·构建以人为本理性官僚制的途径 | 第74-8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| 第87-88页 |
致谢 | 第88-8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