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0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·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| 第10-13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| 第10-12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评述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4-15页 |
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15-27页 |
·森林食品的界定 | 第15-22页 |
·森林食品的概念 | 第15-16页 |
·森林食品的特征 | 第16-18页 |
·森林食品认证现状及标准 | 第18-21页 |
·森林食品产业的内涵 | 第21-22页 |
·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基础理论 | 第22-26页 |
·产业组织理论 | 第22-23页 |
·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23-24页 |
·环境经济理论 | 第24-25页 |
·资源禀赋理论 | 第25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3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分析 | 第27-41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SWOT定性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优势(S)分析 | 第28-29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的劣势(W)分析 | 第29-32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(O)分析 | 第32-33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威胁(T)分析 | 第33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内部因素与外部环境的SWOT量化分析 | 第33-40页 |
·因素强度计算 | 第33-34页 |
·因素权重计算 | 第34-38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战略 | 第38-4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4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相关主体分析 | 第41-46页 |
·森林食品消费者与森林食品经营企业的博弈分析 | 第41-43页 |
·博弈主体分析 | 第41-42页 |
·博弈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林业主管部门和森林食品经营企业的博弈分析 | 第43-45页 |
·博弈主体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博弈过程及结果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5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运行机制分析 | 第46-52页 |
·森林食品产业利益机制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非契约型利益机制 | 第46-47页 |
·简单契约型利益机制 | 第47页 |
·利益机制评价 | 第47-48页 |
·森林食品产业组织机制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信任机制 | 第48页 |
·协调机制 | 第48-49页 |
·组织机制评价 | 第49页 |
·森林食品产业发展保障机制分析 | 第49-51页 |
·竞争机制 | 第49-50页 |
·监督激励机制 | 第50页 |
·保障机制评价 | 第50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模式分析与设计 | 第52-59页 |
·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现有模式 | 第52-55页 |
·松散型产业发展模式 | 第52-53页 |
·"一场一品"产业发展模式 | 第53-54页 |
·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发展模式 | 第54-55页 |
·现有模式的比较与发展趋势 | 第55-58页 |
·现有模式比较 | 第55-56页 |
·现有模式发展趋势展望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7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产业发展对策 | 第59-65页 |
·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 | 第59-60页 |
·完善利益机制整合产业资源 | 第60-61页 |
·建立森林食品集团总公司 | 第60页 |
·整合品牌 | 第60-61页 |
·建设高标准原料生产基地 | 第61页 |
·建立组织机制完善市场体系 | 第61-63页 |
·树立科学的市场观念 | 第61-62页 |
·优化市场布局 | 第62页 |
·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建设 | 第62页 |
·健全和完善市场营销网络 | 第62-63页 |
·发展监督激励机制加快产业发展 | 第63页 |
·加快法规、标准的制定 | 第63页 |
·以政策支持诱致多元化投入 | 第6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结论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