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5页 |
第一章 文献综述 | 第15-37页 |
1 植物性杀虫剂的作用方式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2页 |
·胃毒作用 | 第17页 |
·触杀作用 | 第17-18页 |
·熏蒸作用 | 第18-20页 |
·引诱作用 | 第20页 |
·忌避和拒食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干扰昆虫正常的生长发育 | 第21-22页 |
2 植物性杀虫剂在储粮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| 第22-26页 |
·直接应用研究 | 第23-24页 |
·复配剂的应用研究 | 第24-25页 |
·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,以植物生物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,合成筛选类似物,研发新农药 | 第25-26页 |
3 植物性杀虫剂有效成分的研究进展 | 第26-31页 |
·生物碱(alkaloids) | 第26-28页 |
·黄酮类(flavonoids) | 第28页 |
·萜烯类(terpenes) | 第28-30页 |
·光活化毒素类(Phototoxicity) | 第30页 |
·其他化合物 | 第30-31页 |
4 植物性杀虫剂研究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前景展望 | 第31-34页 |
·植物性杀虫剂应用存在的问题 | 第31-33页 |
·植物性杀虫剂发展前景的展望 | 第33-34页 |
5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、创新点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| 第34-37页 |
·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| 第34-35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35页 |
·本研究的创新点 | 第35-36页 |
·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36-37页 |
第二章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对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 | 第37-45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37-39页 |
·供试材料 | 第37-38页 |
·试验方法 | 第38-39页 |
·数据处理 | 第3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39-42页 |
·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| 第39-41页 |
·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 | 第41-42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42-45页 |
·水菖蒲植物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驱避作用 | 第42页 |
·水菖蒲植物提取物对主要储粮害虫的触杀作用 | 第42-43页 |
·讨论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水菖蒲根茎提取物有效杀虫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| 第45-7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5-48页 |
·材料 | 第45-46页 |
·方法 | 第46-48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48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8-72页 |
·水菖蒲根茎提取物分离组分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 | 第48-53页 |
·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| 第53-70页 |
·两种活性单体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验证 | 第70-72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72-77页 |
·水菖蒲根茎提取物不同溶剂萃取物对玉米象的触杀作用 | 第72页 |
·石油醚萃取物柱层析初分馏分对玉米象的触杀作用 | 第72页 |
·活性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| 第72-73页 |
·两种活性单体对玉米象的触杀活性验证 | 第73页 |
·讨论 | 第73-77页 |
第四章 活性物质β-细辛醚对几种主要储粮害虫的控制作用 | 第77-10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77-82页 |
·材料 | 第77-78页 |
·方法 | 第78-82页 |
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82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82-103页 |
·β-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熏蒸作用 | 第82-85页 |
·β-细辛醚对谷蠹的熏蒸作用 | 第85-87页 |
·β-细辛醚对赤拟谷盜的熏蒸作用 | 第87-90页 |
·β-细辛醚对印度谷螟的熏蒸作用 | 第90-93页 |
·β-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熏蒸作用 | 第93-97页 |
·β-细辛醚低剂量对四纹豆象行为、死亡率和繁殖的影响 | 第97-103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103-108页 |
·β-细辛醚对玉米象的熏蒸作用 | 第103页 |
·β-细辛醚对谷蠹的熏蒸作用 | 第103-104页 |
·β-细辛醚对赤拟谷盗的熏蒸作用 | 第104页 |
·β-细辛醚对印度谷螟的熏蒸作用 | 第104页 |
·β-细辛醚对四纹豆象的熏蒸作用 | 第104-105页 |
·β-细辛醚低剂量对四纹豆象行为、死亡率和繁殖的影响 | 第105页 |
·讨论 | 第105-108页 |
第五章 水菖蒲根茎活性物质超临界CO_2提取工艺的研究 | 第108-12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08-110页 |
·仪器和药品 | 第108页 |
·供试昆虫 | 第108-109页 |
·萃取流程 | 第109页 |
·正交试验参数的确定 | 第109页 |
·正交试验设计 | 第109页 |
·触杀毒力测定方法 | 第109页 |
·数据统计与分析 | 第109-110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10-119页 |
·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参数的确定 | 第110-112页 |
·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 | 第112-118页 |
·最佳萃取条件的确定 | 第118页 |
·验证试验 | 第118-119页 |
3 小结与讨论 | 第119-122页 |
·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参数的确定 | 第119页 |
·超临界CO_2萃取水菖蒲根茎正交试验 | 第119-120页 |
·最佳萃取条件的确定及验证 | 第120页 |
·讨论 | 第120-12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2-143页 |
致谢 | 第143-145页 |
参加科研项目、参编著作与发表论文 | 第145-1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