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8页 |
| ABSTRACT | 第8-14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14-37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4-17页 |
| ·国内公路网建设现状 | 第14页 |
| ·国内道路运营安全现状 | 第14-16页 |
| ·研究的必要性 | 第16-17页 |
| 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33页 |
| ·国内外相关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6页 |
| ·国内外灾变条件下的管理对策研究现状 | 第26-30页 |
| ·动态路径诱导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| 第30-33页 |
| 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6页 |
| ·高速公路通道运营安全管理路网构建 | 第34页 |
| ·高速公路通道路网管理单元属性分析 | 第34-35页 |
| ·灾变条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决策依据研究 | 第35页 |
| ·灾变条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决策模型及算法 | 第35页 |
| ·工程应用 | 第35-36页 |
| ·技术路线 | 第36-37页 |
| 第2章 高速公路通道运营安全管理路网构建 | 第37-56页 |
| ·高速公路通道管理路网的确定 | 第37-47页 |
| ·影响道路运营安全的灾变事件 | 第37-41页 |
| ·高速公路通道管理路网确定需考虑的因素和基本原则 | 第41-43页 |
| ·高速公路结点的确定 | 第43页 |
| ·高速公路并行辅助线的确定 | 第43-47页 |
| ·路网管理系统的构成——管理单元划分 | 第47-51页 |
| ·划分目标和划分层次 | 第48-49页 |
| ·管理单元划分方法 | 第49-51页 |
| ·路网拓扑结构的建立 | 第51-55页 |
| ·立交枢纽的表示方法 | 第51-52页 |
| ·并行辅助线与高速公路组成的通道表示方法 | 第52-53页 |
| ·路网图论模型的表示方法 | 第53-54页 |
| ·路网的矩阵表示方法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3章 高速公路通道路网管理单元属性分析 | 第56-91页 |
| ·静态属性 | 第56-70页 |
| ·管理单元道路设施类型 | 第57页 |
| ·普通路段设施属性集 | 第57-60页 |
| ·桥梁设施属性集 | 第60-61页 |
| ·隧道设施属性集 | 第61-64页 |
| ·立交设施属性集 | 第64-67页 |
| ·管理单元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属性 | 第67-68页 |
| ·其它静态属性 | 第68-70页 |
| ·静态属性矩阵 | 第70页 |
| ·动态属性 | 第70-90页 |
| ·管理单元交通事件等级属性 | 第72-78页 |
| ·管理单元水膜厚度 | 第78页 |
| ·管理单元路面附着系数属性 | 第78-81页 |
| ·管理单元驾驶员可视距离 | 第81页 |
| ·管理单元驾驶员反应时间属性 | 第81-85页 |
| ·高速公路管理单元通行能力属性 | 第85-89页 |
| ·动态属性矩阵 | 第89-9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90-91页 |
| 第4章 灾变条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决策依据 | 第91-119页 |
| ·灾变事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对策类型 | 第91-92页 |
| ·灾交事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决策依据 | 第92-93页 |
| ·管理单元实时安全可靠度 | 第93-108页 |
| ·自由流下管理单元运营安全可靠度确定方法P1 | 第94-100页 |
| ·非自由流下管理单元运营安全可靠度确定方法P2 | 第100-108页 |
| ·用户行程时间 | 第108-114页 |
| ·未发生交通事件情形下管理单元行程时间 | 第108-109页 |
| ·发生交通事件情形下管理单元行程时间 | 第109-114页 |
| ·算例 | 第114-118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18-119页 |
| 第5章 灾变条件下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决策模型与算法 | 第119-156页 |
| ·主线高速公路灾变事件影响范围研究 | 第119-129页 |
| ·灾变事件的辨识及等级判定 | 第120-121页 |
| ·事发单元上游影响范围确定 | 第121-129页 |
| ·主线高速公路事发单元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对策 | 第129-139页 |
| ·灾害性天气下事发单元运营安全管理对策 | 第130-135页 |
| ·不良交通状况下事发单元运营安全管理对策 | 第135-136页 |
| ·交通事件下事发单元运营安全管理对策 | 第136-137页 |
| ·事发单元可逆车道交通组织对策及决策 | 第137-139页 |
| ·基于运营安全的通道路网交通诱导决策模型 | 第139-152页 |
| ·交通诱导范围 | 第141-143页 |
| ·路径诱导决策模型 | 第143-152页 |
| ·算例 | 第152-154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54-156页 |
| 第6章 工程应用 | 第156-170页 |
| ·工程背景 | 第156页 |
| ·路网构建 | 第156-159页 |
| ·路网的确定 | 第156-157页 |
| ·管理单元划分 | 第157页 |
| ·拓扑结构的建立 | 第157-159页 |
| ·管理单元属性分析 | 第159页 |
| ·高速公路通道路网运营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对策应用 | 第159-170页 |
| ·济青南线事发单元运营安全管理对策库 | 第159页 |
| ·高速公路通道路网交通诱导管理对策应用 | 第159-170页 |
|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70-175页 |
| ·主要内容及结论 | 第170-173页 |
| ·本文创新点 | 第173-174页 |
| ·发展与展望 | 第174-175页 |
| 致谢 | 第175-1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76-182页 |
| 附录A | 第182-185页 |
| 附录B | 第185-188页 |
|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