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论文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11-13页 |
·论文背景 | 第11-12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·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新意 | 第14-16页 |
2 交通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理论方法综述 | 第16-24页 |
·交通与经济关系理论 | 第16-19页 |
·区域理论中的交通研究 | 第16-17页 |
·运输经济学界的交通研究 | 第17-18页 |
·系统科学领域中的交通研究 | 第18-19页 |
·研究发展的基本态势 | 第19页 |
·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| 第19-21页 |
·克拉克的三次产业划分及演变 | 第20页 |
·库兹涅茨对三次产业变化趋势的分析 | 第20页 |
·钱纳里对工业化的经济增长阶段划分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| 第21页 |
·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 | 第21页 |
·定量方法概述 | 第21-24页 |
3 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| 第24-31页 |
·区域经济与区域交通的概念界定 | 第24页 |
·区域经济的系统特性 | 第24-26页 |
·区域交通的系统特性 | 第26-27页 |
·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制 | 第27-28页 |
·区域交通与产业结构 | 第28-31页 |
·交通与产业结构发展的演化规律 | 第28-29页 |
·产业结构对区域交通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我国的产业结构划分 | 第29-31页 |
4 区域交通与经济产业结构发展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| 第31-41页 |
·模型研究的范围 | 第31页 |
·系统目标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因果关系分析 | 第32-37页 |
·基本因果关系图 | 第32-34页 |
·因果关系的深入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动力机制剖析 | 第36-37页 |
·系统流图设计 | 第37-40页 |
·产业结构与运量的关系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系统流图 | 第38页 |
·参数说明 | 第38-39页 |
·常量参数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·模型的仿真环境 | 第40-41页 |
5 泛珠三角区域交通与经济产业结构关系研究 | 第41-64页 |
·泛珠三角经济区域提出的背景 | 第41-43页 |
·经济全球化、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 | 第41页 |
·泛珠三角区域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| 第41-42页 |
·加强区域合作、实现共赢是大家的共同愿望和要求 | 第42-43页 |
·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| 第43-50页 |
·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| 第43-44页 |
·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产业结构特点 | 第44-48页 |
·泛珠三角内地九省区整体产业结构水平 | 第48-50页 |
·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发展现状 | 第50-53页 |
·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发展成就 | 第50-51页 |
·区域交通发展存在问题 | 第51-53页 |
·泛珠三角区域交通发展规划内容 | 第53页 |
·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示例分析应用 | 第53-61页 |
·经济产业结构拟合与误差分析 | 第53-56页 |
·客货运量拟合与误差分析 | 第56-58页 |
·发展趋势预测 | 第58-61页 |
·定量化结果分析 | 第61-64页 |
·产业结构与客货运量的关联关系 | 第61-62页 |
·区域交通条件的改善对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 | 第62-64页 |
6 主要结论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4-66页 |
·主要结论 | 第64-65页 |
·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| 第65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69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