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5-35页 |
| ·矿区土壤重金属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| 第15-31页 |
| 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研究 | 第15-17页 |
| 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特征 | 第17-19页 |
| ·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 | 第19-21页 |
| ·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方法 | 第21-25页 |
| ·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和形态研究 | 第25-28页 |
| ·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作物的危害 | 第28-30页 |
| ·重金属污染物修复 | 第30-31页 |
| 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31-32页 |
| ·研究内容、方案、完成工作量和主要成果 | 第32-35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32页 |
| ·研究方案 | 第32-33页 |
| ·课题来源 | 第33页 |
| ·论文工作量 | 第33页 |
| ·论文研究成果 | 第33-35页 |
|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| 第35-40页 |
| ·铜陵市自然地理 | 第35-36页 |
| ·自然地理位置 | 第35页 |
| ·自然资源 | 第35-36页 |
| ·气候特征 | 第36页 |
| ·地质背景 | 第36-37页 |
| ·矿区古代矿业活动历史 | 第37-38页 |
| ·主要环境问题综述 | 第38-40页 |
| 第三章 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评价 | 第40-62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40-42页 |
| ·样品布点与采集 | 第40-41页 |
| ·样品分析 | 第41-42页 |
| ·数据分析 | 第42-45页 |
| ·表层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 | 第42-43页 |
| ·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形态分析 | 第43-45页 |
| ·重金属元素含量界定 | 第45-50页 |
| ·元素界定标准 | 第45-46页 |
| ·界定结果 | 第46-50页 |
| ·应用地积累指数法评价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 | 第50-52页 |
| ·方法介绍 | 第50页 |
| ·地积累指数的计算 | 第50-52页 |
| ·基于Matlab-FIS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模糊综合评价 | 第52-60页 |
| ·方法原理 | 第52-55页 |
| ·评价过程及结果 | 第55-60页 |
| ·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 | 第60页 |
| ·小结 | 第60-62页 |
| 第四章 土壤垂直剖面重金属变化研究 | 第62-77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62页 |
| ·样品布点与采集 | 第62页 |
| ·样品分析 | 第62页 |
| ·土壤剖面重金属垂直变化规律 | 第62-71页 |
| ·土壤重金属垂向上的变化趋势分析 | 第63-67页 |
| ·重金属垂直断面变化规律 | 第67-71页 |
| ·土壤重金属形态垂直变化规律 | 第71-76页 |
| ·小结 | 第76-77页 |
| 第五章 农作物(水稻)重金属污染状况评价 | 第77-85页 |
| ·农作物(水稻)的采集与预处理 | 第77页 |
| ·样品分析 | 第77页 |
| ·评价方法 | 第77-78页 |
| ·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| 第77页 |
| ·综合污染指数 | 第77-78页 |
| ·评价标准和质量分级标准 | 第78页 |
| ·粳米中重金属含量结果与讨论 | 第78-85页 |
| ·粳米中重金属含量分析和评价 | 第78-81页 |
| ·土壤元素的有效性研究 | 第81-82页 |
| ·粳米与对应根际土重金属及相应有效态重金属相关性分析 | 第82-84页 |
| ·小结 | 第84-85页 |
| 第六章 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| 第85-89页 |
| ·生态风险性分级 | 第85页 |
| ·生态风险指数与计算 | 第85-89页 |
|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 | 第89-91页 |
| ·主要结论 | 第89-90页 |
| ·问题与思考 | 第90-9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1-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