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肥同步辐射反射率计的改进
| 摘要 | 第1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13页 | 
| 第一章 绪论 | 第13-17页 | 
| ·本课题的来源、目的及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3-15页 | 
| ·本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| 第15-16页 | 
| ·本课题的意义 | 第16-17页 | 
| 第二章 合肥同步辐射反射率计简介 | 第17-26页 | 
| ·合肥国家同步辐射光源实验站 | 第17-18页 | 
| ·反射率计 | 第18-23页 | 
| ·反射率计组成及工作原理 | 第18-19页 | 
| ·反射率计主要参数指标 | 第19页 | 
| ·超高真空动密封馈入系统 | 第19-21页 | 
| ·样品调整机构 | 第21-22页 | 
| ·样品、探测器随动机构 | 第22页 | 
| ·前后光斑位置探测靶及强度探测器 | 第22页 | 
| ·反射率计系统的准直与调试 | 第22-23页 | 
| ·反射率计操作 | 第23-24页 | 
| ·反射率计测试方法 | 第23页 | 
| ·反射率计操作流程 | 第23-24页 | 
| ·反射率计现存问题 | 第24-26页 | 
| 第三章 反射率计的改进 | 第26-61页 | 
| ·入射光强实时测量装置设计 | 第26-27页 | 
| ·改进目的 | 第26页 | 
| ·改进方案 | 第26-27页 | 
| ·样品送给机构改进 | 第27-43页 | 
| ·改进目的 | 第27-28页 | 
| ·样品传送装置的设计 | 第28-35页 | 
| ·楔块夹紧机构计算 | 第35-37页 | 
| ·磁力传动密封简介 | 第37-40页 | 
| ·预抽室真空系统设计计算 | 第40-41页 | 
| ·工作真空室真空度验证计算 | 第41-43页 | 
| ·滤片送进装置改进 | 第43-49页 | 
| ·改进目的 | 第43页 | 
| ·束线管路结构的改进 | 第43-45页 | 
| ·滤片送给机构的改进 | 第45-49页 | 
| ·真空室门开启方式的改进 | 第49-53页 | 
| ·改进目的 | 第49-50页 | 
| ·门的强度计算 | 第50-51页 | 
| ·铰链机构 | 第51-53页 | 
| ·真空室改进设计 | 第53-61页 | 
| ·改进目的 | 第53页 | 
| ·真空室计算 | 第53-59页 | 
| ·方形真空室真空系统设计计算 | 第59-61页 | 
| 第四章 结论 | 第61-6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 
|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