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无线电电子学、电信技术论文--无线通信论文--无线电中继通信、微波通信论文

采用自适应天线阵列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下行分组调度技术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20页
第1章 简介和概述第20-36页
   ·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概述第20-22页
   ·无线衰落信道第22-26页
     ·多径衰落第23-25页
     ·无线信道的时变性与多普勒频移第25-26页
   ·多用户分集和分组调度第26-27页
   ·QoS第27-28页
   ·OFDM第28-32页
     ·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第29-30页
     ·OFDM关键参数的选择第30-31页
     ·OFDM系统的主要优缺点第31-32页
   ·自适应天线阵列第32-33页
   ·链路自适应技术第33-34页
   ·论文的安排和成果第34-36页
第2章 无线通信系统的建模仿真第36-49页
   ·简介第36页
   ·无限大仿真场景的模拟第36-38页
   ·移动性模型第38-39页
   ·物理层模型第39-43页
     ·路径损耗模型第39页
     ·阴影衰落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相关的阴影衰落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·天线模型第41-43页
   ·业务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·仿真和建模框架第44-47页
     ·分层的仿真框架第44-45页
     ·系统仿真平台第45-47页
     ·链路仿真平台第47页
   ·仿真结果第47-48页
   ·小结第48-49页
第3章 无线分组网络的分组调度第49-66页
   ·简介第49页
   ·理想无线公平调度算法第49-50页
   ·几种典型分组调度算法第50-59页
     ·衡量无线分组调度算法的标准第50页
     ·轮循调度算法(RR调度)第50-52页
     ·最大载干比调度算法(MaxCI调度)第52-54页
     ·轮循调度和最大载干比调度算法的结合第54-56页
     ·比例公平性调度算法(PF调度)第56-58页
     ·统一分组调度算法(UPS调度)第58-59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和分析第59-63页
     ·吞吐率第59-61页
     ·时延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公平性第62-63页
   ·影响多用户分集系统性能的几个效应第63-65页
     ·用户数效应第64页
     ·分组调度增益效应第64页
     ·分组调度公平性效应第64-65页
   ·小结第65-66页
第4章 OFDM系统的分组调度第66-78页
   ·简介第66-68页
     ·为什么在OFDM系统中使用分组调度第66-67页
     ·OFDM子载波群第67-68页
   ·适用于OFDM系统的RR调度算法(ORR调度)第68-69页
   ·适用于OFDM系统的MaxCI调度算法(OMaxCI调度)第69-70页
   ·适用于OFDM系统的改进PF调度算法(OPF调度)第70-73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和分析第73-76页
     ·吞吐率第73-75页
     ·时延第75-76页
     ·公平性第76页
   ·小结第76-78页
第5章 机会调度模型和改进的调度框架第78-98页
   ·简介第78页
   ·机会调度模型第78-85页
     ·时间公平性调度算法第78-80页
     ·效用公平性调度算法第80-83页
     ·保证最低性能调度算法第83-85页
   ·改进OFDM比例公平调度算法(IOPF调度)第85-95页
     ·三个根本原因和各种调度算法的比较第85-86页
     ·IOPF的目标第86-87页
     ·IOPF调度算法第87-90页
     ·关于窗口的讨论第90-93页
     ·时域和频域窗口的选择的三种策略第93-95页
     ·对业务时延的考虑第95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和分析第95-97页
   ·小结第97-98页
第6章 自适应天线阵列波束赋型技术第98-119页
   ·简介第98页
   ·波束赋型技术第98-107页
     ·信号模型第98-104页
     ·最优波束赋型第104-107页
   ·矢量信道脉冲响应第107-113页
     ·宏小区环境第109-110页
     ·微小区环境第110页
     ·GBSB圆模型—宏小区模型第110-112页
     ·GBSB椭圆模型—微小区模型第112-113页
   ·三种下行波束赋型算法第113-117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和分析第117-118页
   ·小结第118-119页
第7章 OFDM系统中采用自适应天线阵列的分组调度算法第119-136页
   ·简介第119页
   ·分组调度和自适应天线的简单结合第119-120页
   ·机会波束赋型IOPF调度(IO~2PF调度)第120-121页
   ·空分方式第121-130页
     ·共信道用户的约束第121-125页
     ·随机适配调度算法(RFO调度)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·首先适配调度算法(FFO调度)第127-128页
     ·最优适配调度算法(BFO调度)第128-130页
   ·仿真结果和分析第130-134页
     ·分组调度算法和AAA的简单结合第130-132页
     ·机会波束赋型IOPF调度算法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·空分方式第134页
   ·小结第134-136页
第8章 结论与展望第136-138页
   ·本论文总结第136页
   ·进一步工作展望第136-138页
附录A 业务模型第138-142页
 A.1 会话型低时延实时业务的建模第138页
 A.2 流型高时延实时业务的建模第138-139页
 A.3 交互型非实时业务的建模第139-141页
 A.4 背景型非实时业务的建模第141-142页
附录B 系统仿真平台第142-144页
 B.1 基站控制器BSC模型第142页
 B.2 基站BS模型第142页
 B.3 移动台MS模型第142-144页
附录C 仿真平台仿真结果第144-153页
参考文献第153-158页
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开发项目第158-159页
致谢第159-16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出版物目录第161页

论文共1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量子退相干和量子纠缠动力学的若干研究
下一篇:合肥同步辐射反射率计的改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