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作物论文--禾谷类作物论文--稻论文

RNAi介导的抗RSV转基因水稻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13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3-31页
   ·水稻条纹病毒的生物学第13-18页
     ·水稻条纹病毒的分类地位及病毒粒体形态第13页
     ·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分布与危害第13-15页
     ·RSV的基因组结构第15-18页
   ·有关抗RSV的水稻研究第18-19页
     ·抗RSV水稻基因资源的利用第18页
     ·RSV病害控制的分子生物学策略第18-19页
   ·RNAI的发现及其在水稻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重要性第19-23页
     ·RNAi的发现及其特点第19-21页
     ·RNAi的可能机制第21-23页
   ·植物病毒外壳蛋白介导的抗性及RNAI在水稻抗病毒中的重要性第23-26页
     ·利用病毒外壳蛋白进行的抗病毒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4-25页
     ·RNAi在水稻抗病毒基因工程中的应用前景第25-26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技术研究第26-30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(Agrobacterium-mediated transformation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·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等单子叶植物的尝试第27页
     ·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水稻的因素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转化过程中的选择标记基因第28页
     ·转化过程中的基因沉默及其对策第28-29页
     ·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植物的优点第29-30页
   ·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第30-31页
第二章 适合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干涉载体的构建第31-43页
   ·RSV CP基因的克隆测序第31-35页
     ·材料和试剂第31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1-34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·适合农杆菌介导水稻转化的干涉载体的构建第35-41页
     ·实验材料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38-41页
   ·讨论第41-43页
第三章 农杆菌介导的两种干涉载体的水稻转化第43-5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材料第43页
     ·实验方法第43-45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45-51页
     ·农杆菌转化子的鉴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·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培养第46-47页
     ·愈伤组织与农杆菌的共培养第47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植株的获得第47-51页
     ·转化效率分析第51页
   ·讨论第51-53页
第四章 转基因水稻的分子鉴定及其抗病性研究第53-70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53-60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品种第53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所转化的载体第53页
     ·水稻叶片DNA的小量提取第53-54页
     ·PCR检测第54页
     ·利用设计的特异性引物对转基因水稻进行构造检测第54页
     ·酶联免疫吸附法—间接ELISA第54-56页
     ·种子的潮霉素平板抗性筛选第56页
     ·水稻叶片总RNA的提取第56页
     ·RT-PCR分析第56页
     ·Southern杂交分析第56-58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抗病性鉴定第58-60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60-68页
     ·爱知旭为受体得到的转基因水稻第60-63页
     ·皖粳97受体所得转基因水稻的鉴定与分析第63-68页
   ·讨论第68-70页
第五章 转RSV CP基因水稻的插入位点解析第70-83页
   ·材料与方法第70-73页
     ·水稻材料第70页
     ·干涉载体的物理图谱第70-71页
     ·T-DNA的载体构造第71页
     ·根据T-DNA载体所设计的引物第71-72页
     ·TAIL-PCR方法第72-73页
     ·长链PCR(long distance PCR,LD-PCR)第73页
     ·序列测定和分析第73页
   ·结果与分析第73-81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DNA的提取第73-74页
     ·转基因水稻左右边界的检测第74-75页
     ·T0代转基因水稻0—1结构基因检测及其旁侧序列分析第75-80页
     ·皖粳97受体所得转基因水稻结构基因的检测及其旁侧序列分析第80-81页
   ·讨论第81-83页
第六章 全文结论第83-85页
   ·载体的构建第83页
   ·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第83页
   ·转基因水稻的初步检测第83页
   ·转基因水稻的抗病性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·对转基因水稻进行初步的插入结构分析第84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95页
附录第95-103页
致谢第103-104页
作者简介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
下一篇:土壤与氮营养对烤烟氮吸收分配及品质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