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14页 |
Summary | 第14-20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20-40页 |
1 昆虫种群特征研究概况 | 第20-25页 |
·昆虫的生长和繁殖特性 | 第20-21页 |
·昆虫种群的时空动态特性 | 第21-22页 |
·昆虫的休眠与滞育特性 | 第22-23页 |
·昆虫的扩散与迁飞特性 | 第23-25页 |
2 昆虫种群与环境胁迫之间的关系 | 第25-33页 |
·环境胁迫对昆虫适应和进化的意义 | 第25页 |
·植食性昆虫与环境食物适应性的关系 | 第25-29页 |
·温度胁迫对昆虫种群的影响 | 第29-32页 |
·其它环境胁迫因子对昆虫种群的影响 | 第32-33页 |
3 南亚果实蝇的研究概况 | 第33-39页 |
·名称与分布 | 第33页 |
·形态特征 | 第33页 |
·寄主与危害 | 第33-36页 |
·生物生态学 | 第36-37页 |
·生理及分子生物学 | 第37页 |
·防治及其建议 | 第37-38页 |
·展望 | 第38-39页 |
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创新之处 | 第39-40页 |
·拟解决的问题 | 第39页 |
·创新性 | 第39-40页 |
引言 | 第40-42页 |
第2章 重庆地区实蝇类害虫的种类及地理分布 | 第42-5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42-45页 |
·监测地区概况 | 第42页 |
·诱集剂和诱捕器 | 第42-43页 |
·实蝇监测 | 第43-45页 |
·实蝇寄主调查 | 第45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4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4页 |
·实蝇种类及优势度 | 第45-46页 |
·地理分布 | 第46-52页 |
·发生动态 | 第52-54页 |
·寄主范围 | 第54页 |
3 讨论 | 第54-57页 |
第3章 南亚果实蝇种群的建立及风险分析 | 第57-67页 |
第1节 南亚果实蝇室内外实验种群的建立 | 第57-6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57-59页 |
·室外种群的管理 | 第57-58页 |
·室内种群的建立 | 第58-59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59-60页 |
3 讨论 | 第60页 |
第2节 南亚果实蝇的为害特征及风险评价 | 第60-67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1页 |
·取食行为及果实受害调查 | 第61页 |
·风险分析 | 第6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61-65页 |
·为害特征 | 第61页 |
·寄主受害测定 | 第61-62页 |
·风险性分析 | 第62-65页 |
3 讨论 | 第65-67页 |
第4章 南亚果实蝇种群特征及其与环境湿度的关系 | 第67-91页 |
第1节 南亚果实蝇的行为特性 | 第67-7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67-68页 |
·幼虫龄期确定 | 第67-68页 |
·化蛹行为及羽化规律 | 第68页 |
·生活史和生活习性 | 第68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68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68-71页 |
·幼虫龄期确定 | 第68-69页 |
·化蛹规律及羽化行为 | 第69-70页 |
·生活史及生活习性 | 第70-71页 |
3 讨论 | 第71-72页 |
第2节 南亚果实蝇种群的结构特征 | 第72-7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73-74页 |
·雌雄性比动态 | 第73页 |
·群体分布 | 第73页 |
·主要伴生实蝇种群及种群季节消长动态 | 第73页 |
·天敌调查 | 第73页 |
·统计方法 | 第73-7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74-78页 |
·雌雄性比动态 | 第74页 |
·群体分布 | 第74-75页 |
·伴生实蝇种群 | 第75页 |
·年消长动态 | 第75-77页 |
·天敌种类 | 第77-78页 |
3 讨论 | 第78-79页 |
第3节 南亚果实蝇对六种果实的趋性和产卵选择性 | 第79-8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80-81页 |
·供试虫源和寄主果实 | 第80页 |
·成虫对不同寄主果实的趋性和产卵选择性 | 第80页 |
·成虫对受害和未受害果实的趋性 | 第80页 |
·幼虫的取食选择性 | 第80页 |
·幼虫对受害和未受害果实选择性 | 第80-81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81-82页 |
·成虫对果实的趋性和产卵选择性 | 第81页 |
·成虫对受害和未受害果实切片的趋性 | 第81-82页 |
·幼虫的取食选择性 | 第82页 |
3 讨论 | 第82-83页 |
第4节 空气和土壤湿度对南亚果实蝇生长发育和失水动态的影响 | 第83-9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84-85页 |
·供试虫源 | 第84页 |
·化蛹土壤配制 | 第84页 |
·老熟幼虫对不同土壤湿度的化蛹选择性 | 第84页 |
·不同土壤湿度对蛹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| 第84-85页 |
·蛹的失水动态和表皮渗透性测定 | 第85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8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85-88页 |
·老熟幼虫对不同土壤湿度的化蛹选择性 | 第85-86页 |
·不同土壤湿度对蛹发育历期和存活率的影响 | 第86-87页 |
·4个空气湿度下蛹的水分损失动态 | 第87-88页 |
·4个空气湿度下蛹的表皮渗透性 | 第88页 |
·不同空气湿度对蛹发育历期和羽化率的影响 | 第88页 |
3 讨论 | 第88-91页 |
第5章 食料对南亚果实蝇生长发育及酶学特性的影响 | 第91-132页 |
第1节 食料对南亚果实蝇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| 第91-100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92-94页 |
·供试虫源和食料 | 第9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92页 |
·卵的孵化率和发育历期 | 第92-93页 |
·幼虫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 | 第93页 |
·蛹的存活率和发育历期 | 第93页 |
·成虫的寿命及繁殖力 | 第93页 |
·体重测定 | 第93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93-9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94-98页 |
·卵、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 | 第94-95页 |
·卵、幼虫和蛹的存活率 | 第95页 |
·不同食料对幼虫、蛹及成虫体重的影响 | 第95-96页 |
·成虫的繁殖及寿命 | 第96-97页 |
·种群生命参数及特定年龄生命表 | 第97-98页 |
3 讨论 | 第98-100页 |
第2节 食料对南亚果实蝇三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00-10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00-105页 |
·供试虫源和试虫处理 | 第100-101页 |
·主要仪器及试剂 | 第101页 |
·主要试剂配制 | 第101-102页 |
·酶液制备 | 第102页 |
·酶源蛋白质含量测定 | 第102-103页 |
·酶活性测定 | 第103-105页 |
·数据统计 | 第10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05-107页 |
·标准曲线和蛋白含量 | 第105-106页 |
·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 | 第106页 |
·过氧化物酶活性 | 第106-107页 |
·过氧化氢酶活性 | 第107页 |
3 讨论 | 第107-109页 |
第3节 食料对南亚果实蝇五种解毒酶性质的影响 | 第109-123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09-115页 |
·供试虫源和试虫处理 | 第109页 |
·主要仪器及试剂 | 第109-110页 |
·主要试剂配制 | 第110-111页 |
·羧酸酯酶活性测定 | 第111-112页 |
·酸性磷酸酯酶活性测定 | 第112-113页 |
·碱性磷酸酯酶活性测定 | 第113-114页 |
·谷胱甘肽S-转移酶活性测定 | 第114-115页 |
·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O-脱甲基活性测定 | 第11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15-121页 |
·羧酸酯酶的活性及动力学参数 | 第115-117页 |
·酸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| 第117-118页 |
·碱性磷酸酯酶的活性 | 第118-119页 |
·谷胱甘肽S-转移酶的活性及动力学参数 | 第119-120页 |
·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 O-脱甲基活性 | 第120-121页 |
3 讨论 | 第121-123页 |
第4节 南亚果实蝇多酚氧化酶的酶学性质 | 第123-132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23-125页 |
·供试虫源 | 第123页 |
·主要设备及试剂 | 第123-124页 |
·主要试剂配制 | 第124页 |
·酶源蛋白含量测定 | 第124页 |
·测定原理及酶活性测定 | 第124页 |
·pH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124-125页 |
·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 | 第125页 |
·动力学特征参数测定 | 第12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25-129页 |
·虫体蛋白含量 | 第125-126页 |
·多酚氧化酶活性 | 第126页 |
·pH值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| 第126-127页 |
·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及热稳定性 | 第127页 |
·以邻苯二酚为底物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参数 | 第127-128页 |
·以L-多巴为底物多酚氧化酶的动力学参数 | 第128-129页 |
3 讨论 | 第129-132页 |
第6章 温度对南亚果实蝇生长发育及能源物质含量的影响 | 第132-151页 |
第1节 温度与南亚果实蝇生长发育的关系 | 第132-139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33-134页 |
·供试昆虫及实验温度 | 第133页 |
·卵的发育历期及孵化率 | 第133页 |
·幼虫的发育历期及存活率 | 第133页 |
·蛹的发育历期及存活率 | 第133页 |
·成虫的寿命及繁殖率 | 第133-134页 |
·数据分析 | 第134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34-138页 |
·各虫态的发育历期 | 第134页 |
·各虫态的存活率 | 第134-136页 |
·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| 第136页 |
·成虫的寿命与产卵量 | 第136-137页 |
·特定年龄生命表及生殖力生命表参数 | 第137-138页 |
3 讨论 | 第138-139页 |
第2节 高温胁迫对南亚果实蝇成虫寿命及能源物质的影响 | 第139-15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140-145页 |
·供试虫源 | 第140页 |
·主要设备及试剂 | 第140-141页 |
·主要试剂配制 | 第141-142页 |
·热胁迫对成虫寿命的影响 | 第142-143页 |
·多糖含量测定 | 第143-144页 |
·高温胁迫对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| 第144-145页 |
·蛋白质含量与组成测定 | 第145页 |
2 结果与分析 | 第145-150页 |
·高温胁迫对成虫寿命的影响 | 第145-146页 |
·高温胁迫对成虫多糖含量的影响 | 第146-147页 |
·高温胁迫对成虫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 | 第147-148页 |
·高温胁迫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| 第148-150页 |
3 讨论 | 第150-1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51-168页 |
博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168-169页 |
致谢 | 第169-1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