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研究

摘要第1-7页
Abstract第7-9页
文献综述第9-11页
前言第11-12页
一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内涵和特征第12-15页
 (一)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涵义第12-13页
 (二)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基本特征第13-15页
  1. 非福利化第13页
  2. 非内部化第13页
  3. 非行政化第13-15页
二、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意义第15-17页
 (一) 有利于满足广大师生对后勤服务的新要求第15页
 (二) 有利于高校后勤实体做大做强第15页
 (三) 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第15-16页
 (四) 有利于开拓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新局面第16-17页
三、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现状分析第17-29页
 (一)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第17-21页
  1. 高校后勤实现了规范分离第17-18页
  2. 高校后勤引入了社会机制第18-20页
  3. 高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第20-21页
 (二)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1-23页
  1. 后勤实体与学校产权关系不明确第21-22页
  2. 后勤社会化进程缓慢第22页
  3. 后勤员工素质偏低第22-23页
  4. 后勤管理人才缺乏第23页
 (三) 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第23-29页
  1.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约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第23-25页
  2. 缺乏科学而强烈的改革意识第25-26页
  3. 缺乏健全的管理体制第26-27页
  4. 缺乏健全的经营机制第27页
  5. 缺乏有力的监督机制第27页
  6. 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第27-29页
四、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第29-45页
 (一) 转变思想观念,处理好各种关系第29-32页
  1. 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树立的观念第29-30页
  2. 深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应处理好的关系第30-32页
 (二) 建立健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管理体制第32-35页
  1. 理顺高校后勤服务中的事业管理和企业管理关系第33-34页
  2. 加速后勤管理体制的股份制改革第34-35页
 (三) 建立健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经营机制第35-38页
  1. 建立效益——成本费用核算机制第36页
  2. 建立利润——收入分配利益机制第36-37页
  3. 建立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服务价格体系第37-38页
 (四) 建立健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监督体系第38-39页
  1. 齐抓共管,共同监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第38页
  2. 建立有效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监督系统第38-39页
 (五) 建立健全高校后勤社会化的评价体系第39-41页
  1. 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遵循的原则第39-40页
  2. 后勤企业社会化的评价指标体系第40-41页
 (六) 加强高校后勤的人力资源管理第41-45页
  1. 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后勤人力资源管理队伍第41-42页
  2. 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战略,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第42页
  3. 加强培训,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第42-43页
  4. 注重人才引进,优化人力资源队伍结构第43页
  5. 健全激励机制,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第43-45页
参考文献第45-46页
后记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的市场环境下中国人寿发展战略及实施策略
下一篇:关于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融资模式和投资管理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