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周礼》中农业管理制度探讨
| 内容提要 | 第1-8页 | 
| 第1章 前言 | 第8-14页 | 
| ·《周礼》中农业管理史料的特点 | 第8-10页 | 
| ·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| 第9页 | 
| ·内容比较全面 | 第9页 | 
| ·有不少专门的农业管理职官 | 第9-10页 | 
| ·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 
| ·土地制度 | 第10-11页 | 
| ·农官制度 | 第11-12页 | 
| ·赋税管理 | 第12页 | 
| ·荒政 | 第12页 | 
| ·农业技术 | 第12-13页 | 
| ·写作思路 | 第13-14页 | 
| 第2章 《周礼》中的土地分配制度 | 第14-29页 | 
| ·《大司徒》中的土地分配方式 | 第14-17页 | 
| ·授田地域 | 第15-16页 | 
| ·授田数量 | 第16-17页 | 
| ·《遂人》中的土地分配方式 | 第17-19页 | 
| ·授田地域 | 第17-18页 | 
| ·授田数量 | 第18-19页 | 
| ·《小司徒》中的土地分配方式 | 第19-21页 | 
| ·《载师》中的任土之法 | 第21-26页 | 
| ·以廛里任国中之地,以场圃任园地 | 第22-23页 | 
| ·以宅田、士田、贾田任近郊之地 | 第23-24页 | 
| ·以官田、牛田、赏田、牧田任远郊之地 | 第24-25页 | 
| ·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| 第25页 | 
| ·以家邑之田任稍地 | 第25-26页 | 
| ·以小都之田任县地 | 第26页 | 
| ·以大都之田任畺地 | 第26页 | 
| ·《周礼》中土地分配制度的特点 | 第26-29页 | 
| ·土地公有 | 第27页 | 
| ·每户百亩 | 第27页 | 
| ·注重公平 | 第27-28页 | 
| ·自爰其处 | 第28页 | 
| ·国野有别 | 第28-29页 | 
| 第3章 农业生产管理 | 第29-44页 | 
| ·严格控制劳动人口和生产工具 | 第29-32页 | 
| ·严格户籍管理 | 第29-31页 | 
| ·定时检查农具 | 第31-32页 | 
| ·组织农民进行生产 | 第32-33页 | 
| ·合耦于锄 | 第32-33页 | 
| ·移用其民,以救其时事 | 第33页 | 
| ·合理确定力役征发标准 | 第33-34页 | 
| ·以家庭人口数确定力役人数 | 第33-34页 | 
| ·野人力役轻,国人力役重 | 第34页 | 
| ·保证田宅授予,促使人口繁育 | 第34-35页 | 
| ·制定合理的赋税政策 | 第35-39页 | 
| ·赋税的种类 | 第35页 | 
| ·赋税的征收原则 | 第35-36页 | 
| ·赋税政策的制定依据 | 第36-39页 | 
| ·田间疆界的管理 | 第39-40页 | 
| ·对生产不力者的处罚 | 第40-44页 | 
| ·宅不毛者,有里布 | 第41页 | 
| ·田不耕者,出屋粟 | 第41-42页 | 
| ·无职事者,出夫家之征 | 第42页 | 
| ·不畜者祭无牲 | 第42-44页 | 
| 第4章 《周礼》中的农业生产技术 | 第44-52页 | 
| ·农业技术的种类 | 第44-48页 | 
| ·灌溉 | 第44页 | 
| ·排水 | 第44-45页 | 
| ·除草 | 第45-46页 | 
| ·土质辨别与土地改良 | 第46-47页 | 
| ·预测水旱灾害 | 第47-48页 | 
| ·预测四时节气 | 第48页 | 
| ·保护庄稼 | 第48页 | 
| ·与农业有关的巫术 | 第48-50页 | 
| ·禳旱祈雨 | 第49页 | 
| ·占卜收成 | 第49-50页 | 
| ·农业技术的传播 | 第50-52页 | 
| 小结 | 第52-53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 
| 中文摘要 | 第57-58页 | 
| Abstract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