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1页 |
第一章、绪论 | 第11-22页 |
第一节、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一、国土资源管理信息化 | 第11页 |
二、国土业务对现状数据的需求 | 第11-12页 |
三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设与应用现状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、研究目标与内容 | 第13-14页 |
一、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二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三节、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第四节、相关研究进展 | 第15-22页 |
一、非空间信息资源集成技术进展 | 第15-17页 |
二、空间信息资源集成现状 | 第17-20页 |
三、土地利用数据集成现状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、市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成应用方案研究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建设情况分析 | 第22-24页 |
一、建库模式 | 第22页 |
二、工作规程与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三、建设成果管理维护情况分析 | 第23-24页 |
四、建设成果应用情况分析 | 第24页 |
第二节、数据集成框架 | 第24-32页 |
一、框架结构 | 第25-26页 |
二、框架运行模式 | 第26-32页 |
第三节、数据应用模式 | 第32-34页 |
第三章、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成应用技术框架 | 第34-54页 |
第一节、总体技术框架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、空间数据库技术 | 第35-43页 |
一、空间数据库技术概述 | 第35-36页 |
二、空间数据模型GEODATABASE | 第36-42页 |
三、空间数据库引擎ARCSDE | 第42-43页 |
第三节、多源异构空间数据处理 | 第43-44页 |
一、数据格式转换 | 第43-44页 |
二、坐标转换 | 第44页 |
第四节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管理维护技术 | 第44-51页 |
一、大范围跨带空间数据组织 | 第44-45页 |
二、逻辑接边与动态投影 | 第45-46页 |
三、海量空间数据检索效率优化 | 第46-49页 |
四、数据批量同步复制技术 | 第49-50页 |
五、多级比例尺数据集成 | 第50页 |
六、数据更新维护与归档 | 第50-51页 |
第五节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信息提取应用技术 | 第51-54页 |
一、土地变更历史回溯与对比 | 第51-52页 |
二、多源空间数据叠加分析 | 第52页 |
三、XML和WEB SERVICE技术 | 第52-53页 |
四、查询、统计分析模型化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、市级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设计 | 第54-65页 |
第一节、数据内容 | 第54-57页 |
一、概述 | 第54页 |
二、数据项描述 | 第54-55页 |
三、土地利用现状空间数据概念模型 | 第55-57页 |
第二节、空间数据组织 | 第57-62页 |
一、土地利用数据要素分类编码方法 | 第57页 |
二、土地利用数据要素分类、编码与特征描述 | 第57-58页 |
三、空间数据分层方案 | 第58-59页 |
四、核心要素属性结构 | 第59-62页 |
第三节、元数据组织 | 第62-64页 |
第四节、非结构化文档资料数据组织 | 第64-65页 |
第五章、系统设计与实现 | 第65-79页 |
第一节、系统定位 | 第65页 |
第二节、系统总体框架 | 第65-66页 |
第三节、系统功能设计与模块划分 | 第66-71页 |
一、数据整合集成子系统 | 第66-68页 |
二、数据管理维护子系统 | 第68-70页 |
三、数据综合应用子系统 | 第70-71页 |
第四节、系统核心数据库设计 | 第71-73页 |
一、用户数据库设计 | 第71-72页 |
二、空间数据源数据库设计 | 第72页 |
三、角色与空间数据集关联设计 | 第72-73页 |
第五节、系统开发与部署 | 第73-79页 |
一、软件平台 | 第73页 |
二、开发工具 | 第73页 |
三、部署方案 | 第73-74页 |
四、系统功能展示 | 第74-79页 |
结论 | 第79-81页 |
第一节、总结 | 第79页 |
第二节、研究创新点 | 第79-80页 |
第三节、建议 | 第80-81页 |
一、进一步加强相关标准规范建设 | 第80页 |
二、加强和完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应用模式的专项研究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4页 |
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| 第84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