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4页 |
一、监所乱象典型案例 | 第14-17页 |
(一) 广东省广州市周凌光案 | 第14页 |
(二) 河北省临漳县刘俊海案 | 第14页 |
(三) 云南省晋宁县李荞明案 | 第14-15页 |
(四) 上海市周正毅案 | 第15页 |
(五) 湖北省公安县薛宏福案 | 第15-17页 |
二、监所检察监督的基本理论 | 第17-23页 |
(一) 监所检察监督概述 | 第17-18页 |
1、监所检察监督的概念 | 第17页 |
2、监所检察监督的基本特征 | 第17-18页 |
(二) 监所检察监督的必要性 | 第18-20页 |
1、监督监所活动的必要性 | 第18-19页 |
2、监所检察监督是监督监所活动的最佳途径 | 第19-20页 |
(三) 监所检察监督之比较研究 | 第20-23页 |
1、日本 | 第20-21页 |
2、俄罗斯 | 第21-22页 |
3、美国 | 第22-23页 |
三、监所检察监督的缺陷 | 第23-30页 |
(一) 监所检察监督的立法缺陷 | 第23-26页 |
1、监所检察监督法缺失 | 第23-24页 |
2、监所检察监督法律规范不尽科学合理 | 第24-26页 |
(二) 监所检察监督的司法缺陷 | 第26-30页 |
1、监所检察监督主体建设不够规范 | 第26-28页 |
2、监所检察监督相关制度不尽完善 | 第28页 |
3、监所检察监督缺乏有效制衡 | 第28-30页 |
四、完善监所检察监督的建议 | 第30-37页 |
(一) 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所检察监督法律 | 第30-32页 |
1、监所检察监督对象应纳入拘留所 | 第30页 |
2、修改监所检察监督法中不合理的规定 | 第30-31页 |
3、增强监所检察监督法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 | 第31页 |
4、增强监所检察监督中纠正违法和检察建议的法律效力 | 第31-32页 |
(二) 规范监所检察监督主体建设 | 第32-33页 |
1、优化监所检察监督人员配置 | 第32-33页 |
2、建立科学、合理的派驻检察人员流动机制 | 第33页 |
(三) 完善监所检察监督相关制度 | 第33-34页 |
1、加强监所检察监督日常化和自动化建设 | 第33-34页 |
2、强化专项检查制度 | 第34页 |
3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| 第34页 |
4、落实监所检察监督问责制 | 第34页 |
(四) 制衡监所检察监督 | 第34-37页 |
1、向社会公众开放监所 | 第34-35页 |
2、发挥网络在监所检察监督中的优势 | 第35页 |
3、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 | 第35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1-42页 |
致谢 | 第42-43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43-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