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·嵌入式 SOPC 的发展概况 | 第13-14页 |
·SOC、FPGA、ASIC、SOPC 及IP 核 | 第14-16页 |
·SOC 概况 | 第14页 |
·FPGA | 第14-15页 |
·ASIC 与SOPC | 第15-16页 |
·以 IP 核为支撑的 SOPC 设计 | 第16页 |
·信号发生器的概况介绍 | 第16-18页 |
·信号发生器的应用 | 第16-17页 |
·信号发生器的发展状况 | 第17-18页 |
·课题来源和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SOPC 技术中的NIOS II 处理器系统 | 第19-31页 |
·SOPC 技术介绍 | 第19-20页 |
·嵌入式软核处理器现状 | 第20页 |
·NIOS II 处理器简介 | 第20-24页 |
·Nios II 处理器特点和类型 | 第20-21页 |
·Nios II 处理器结构概述 | 第21-23页 |
·Nios II 处理器的实现和各内核性能指标 | 第23-24页 |
·Nios II 处理器的优势 | 第24页 |
·AVALON总线 | 第24-28页 |
·Avalon 总线概述 | 第25页 |
·Avalon 总线和传统总线的区别 | 第25-26页 |
·Avalon 总线的特点 | 第26-27页 |
·Avalon 总线传输 | 第27-28页 |
·片内用户逻辑与外设 | 第28-29页 |
·NIOS II 处理器系统 | 第29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信号发生器的整体结构设计 | 第31-35页 |
·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与 SOPC 系统设计 | 第31-32页 |
·SOPC 系统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指标 | 第32-33页 |
·系统的整体结构 | 第33-34页 |
·系统的软硬件划分 | 第3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硬件设计 | 第35-59页 |
·SOPC 硬件设计流程 | 第35-36页 |
·SOPC 系统硬件开发工具 | 第36-37页 |
·NIOS II 硬件系统的具体实现 | 第37-51页 |
·定制自定义信号发生模块 DDS | 第38-45页 |
·添加 SDRAM 控制器 | 第45-46页 |
·UART 核的定制 | 第46-47页 |
·PIO 控制器IP 核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| 第47-48页 |
·定制定时器 Timer 核 | 第48-49页 |
·添加 JTAG UART 核及其它 | 第49页 |
·Nios II 系统的生成 | 第49-51页 |
·FPGA 外部电路部分 | 第51-58页 |
·FPGA 选型及配置电路 | 第51-52页 |
·LCD 显示部分 | 第52-53页 |
·按键和指示灯部分 | 第53-55页 |
·D/A 转换模块 | 第55-56页 |
·SDRAM 芯片 | 第56页 |
·滤波电路 | 第56页 |
·幅度调整电路 | 第56-5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软件设计及调试 | 第59-71页 |
·NIOS II IDE 集成开发环境 | 第59-60页 |
·编程语言选择与软件设计思想 | 第60-61页 |
·本系统软件的基本结构 | 第61-69页 |
·主监控程序 | 第61-62页 |
·信号控制程序模块 | 第62-65页 |
·人机对话模块 | 第65-69页 |
·软件抗干扰措施 | 第69页 |
·软件调试 | 第69-7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6章 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 | 第71-75页 |
·测试结果与数据采集 | 第71-72页 |
·误差分析 | 第72-7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结论 | 第75-76页 |
附录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1-82页 |
致谢 | 第8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