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世界各国企业经济论文--中国论文--地方企业经济论文

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效应

中文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7页
 第一节 论文研究的背景第7-9页
  一、论文研究的理论背景第7-8页
  二、论文研究的现实背景第8-9页
 第二节 论文的目的、意义和来源第9-10页
 第三节 论文的主要观点第10-11页
 第四节 论文的创新探索第11页
 第五节 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学分析第11-17页
  一、产业集群的内涵及类型第11-14页
  二、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界定第14-15页
  三、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的联系第15-17页
第二章 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产生的基础第17-24页
 第一节 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产生的理论基础第17-20页
  一、增长极理论第17-18页
  二、技术创新理论第18-19页
  三、竞争优势理论第19页
  四、外部经济理论第19-20页
 第二节 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产生的现实依据第20-23页
  一、国内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第20-22页
  二、国外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第22-23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23-24页
第三章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第24-32页
 第一节 哈大齐的区域特色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基础第24-29页
  一、区域经济发展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保障第24-25页
  二、区域产业优势促进特色产业集群形成第25-26页
  三、区域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丰富资源第26-27页
  四、区域为建立产业集群提供技术人才支持第27页
  五、区域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市场条件第27-28页
  六、区域拥有产业集群发展所需的公共机构与组织第28页
  七、区域具备产业集群形成发展的社会文化环境第28-29页
 第二节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的区域经济意义第29-31页
  一、有利于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形成第29页
  二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29-30页
  三、有利于黑龙江省对外经济合作第30页
  四、有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第30-31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31-32页
第四章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构建框架及模式第32-37页
 第一节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的基本框架第32-33页
 第二节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的模式选择第33-36页
  一、产业集群形成的一般模式第33-34页
  二、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构建模式分析第34-36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五章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形成机理第37-42页
 第一节 产业集群可以增强区域企业之间的联系第37页
 第二节 产业集群可以提高区域创新能力第37-39页
 第三节 产业集群可以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第39页
 第四节 产业集群可以带来外部经济第39-40页
 第五节 产业集群可以形成区域增长极第40-41页
 第六节 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六章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分析第42-60页
 第一节 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的六大区域经济效应第42-56页
  一、区域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第42-45页
  二、区域传统产业的整合效应第45-48页
  三、区域生产要素的集聚效应第48-49页
  四、区域特色产业的品牌效应第49-50页
  五、区域竞争优势的促进效应第50-54页
  六、区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推动效应第54-56页
 第二节 实现哈大齐工业走廊产业集群区域经济效应的几点思考第56-58页
  一、细化产业分工,延长产业链第56-57页
  二、加强部门合作,完善创新系统第57页
  三、发挥市场机制,引导要素流动第57页
  四、提高服务意识,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第57-58页
  五、打破行政区划,加快集群区域化发展第58页
 第三节 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结语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7页
致谢第67-6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行政腐败的特征、根源及其防治机制研究
下一篇:K6Nb10.8O30的软化学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