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7页 |
引言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感性和理性分离的历史 | 第8-16页 |
第一节 感性和理性的分离 | 第8-10页 |
第二节 感性理性分离的哲学背景探析 | 第10-14页 |
第三节 感性理性的弥合是人生完美的内涵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想象——连接感性和理性的桥梁 | 第16-22页 |
第一节 康德论想象(一) | 第16-18页 |
第二节 康德论想象(二) | 第18-22页 |
第三章 在意向性理论视阈中的想象 | 第22-30页 |
第一节 现象学及意向性方法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现象学家对意向性的理解及对想象的启迪 | 第23-30页 |
第四章 "想象不是状态,而是人的生存本身" | 第30-47页 |
第一节 想象对于自我及内在自由的实现 | 第31-35页 |
第二节 想象是一种以感性对象为媒介的生存方式 | 第35-40页 |
第三节 想象是一种心灵化的生存方式 | 第40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 | 第50-51页 |
后记 | 第51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