货车尾随行驶外流场计算模拟及其燃油经济性分析
摘要 | 第1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货车尾随行驶气动特性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汽车空气动力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·汽车空气动力学实验法 | 第14页 |
·汽车空气动力学数值计算法 | 第14-15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汽车空气动力学特性 | 第17-30页 |
·汽车气动特性的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·气动力和力矩 | 第17-19页 |
·车身表面压力分布 | 第19页 |
·汽车的阻力特性 | 第19-21页 |
·压差阻力 | 第20页 |
·表面磨擦阻力 | 第20页 |
·诱导阻力 | 第20-21页 |
·干涉阻力 | 第21页 |
·内流阻力 | 第21页 |
·流体阻力理论 | 第21-23页 |
·汽车的绕流特性 | 第23-25页 |
·汽车的流场 | 第23-24页 |
·汽车周围流场的特点 | 第24-25页 |
·气动阻力对燃油经济性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气动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 | 第25页 |
·消耗于气动阻力的功率 | 第25-26页 |
·气动阻力与燃料消耗量 | 第26页 |
·改善货车空气动力性能的措施 | 第26-29页 |
·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3章 汽车外流场数值模拟的理论基础 | 第30-41页 |
·基本控制方程 | 第30-35页 |
·基本方程组 | 第30-31页 |
·雷诺时均方程 | 第31-32页 |
·湍流模型 | 第32-35页 |
·数值计算方法 | 第35页 |
·数值计算的离散格式 | 第35-37页 |
·中心差分格式 | 第36页 |
·一阶迎风格式 | 第36页 |
·混合格式 | 第36页 |
·二阶迎风格式 | 第36页 |
·QUICK格式 | 第36-37页 |
·湍流模型比较 | 第37-40页 |
·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货车及其尾随行驶外流场计算模拟 | 第41-60页 |
·汽车空气动力学计算工具 | 第41-44页 |
·商用CFD软件 | 第41页 |
·ICEM、CFX软件介绍 | 第41-42页 |
·汽车外流场模拟流程 | 第42-44页 |
·建立车身模型 | 第44-45页 |
·计算域的确定 | 第45-46页 |
·计算网格的生成 | 第46-48页 |
·网格划分基本要求 | 第46页 |
·计算域网格划分 | 第46-47页 |
·轮胎接地处网格的处理 | 第47-48页 |
·边界条件 | 第48-49页 |
·单辆货车行驶外流场计算分析 | 第49-59页 |
·分析平面 | 第49-50页 |
·货车气流流动特性 | 第50-53页 |
·货车尾流特性 | 第53-57页 |
·货车车身表面压力分析 | 第57-58页 |
·货车外流场流线的分布 | 第58-59页 |
·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5章 货车尾随行驶外流场分析 | 第60-75页 |
·双车尾随行驶货车气流流动特性 | 第60-66页 |
·双车尾随行驶货车尾流湍动能分析 | 第66-68页 |
·双车尾随行驶货车表面压力分析 | 第68-69页 |
·三车尾随行驶外流场分析 | 第69-74页 |
·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6章 货车尾随行驶燃油经济性分析 | 第75-81页 |
·气动阻力与燃油经济性的关系 | 第75-76页 |
·双车尾随行驶气动阻力及燃油经济性分析 | 第76-78页 |
·双车尾随行驶气动阻力系数变化 | 第76-77页 |
·双车尾随行驶燃油经济性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三车尾随行驶气动阻力及燃油经济分析 | 第78-79页 |
·三车尾随行驶气动阻力系数变化 | 第78-79页 |
·三车尾随行驶燃油经济性分析 | 第79页 |
·尾随行驶平均燃油经济性分析 | 第79-80页 |
·小结 | 第80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3页 |
1. 全文总结 | 第81-82页 |
2. 进一步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