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2页 |
(一) 研究的背景与目的 | 第8-9页 |
(二) 概念、范围的厘定 | 第9页 |
(三)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 | 第9-10页 |
(四) 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| 第10-12页 |
一、中小学校长职位权力的解析 | 第12-30页 |
(一) 校长职位权力的来源及其本质探究 | 第12-21页 |
1. 校长职位权力来源的澄清 | 第12-14页 |
(1) 校长职位权力是学校组织内部形成和演变的结果 | 第12-13页 |
(2) 校长职位权力起源于个人的专家性权力 | 第13页 |
(3) 国家给予制度的确认和保障 | 第13-14页 |
2 . 校长职位权力的本质探究 | 第14-20页 |
(1) 校长职位的本质揭示 | 第14-17页 |
(2) 校长职位权力的本质 | 第17-19页 |
(3) 校长职位权力的属性 | 第19-20页 |
3. 校长职位权力的要素 | 第20-21页 |
4. 校长职位权力的运行机制 | 第21页 |
(二) 校长职位权力的失范及原因分析 | 第21-30页 |
1. 校长职位权力失范的表现 | 第22-25页 |
(1) 校长职位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失重 | 第22-23页 |
(2) 校长自治、自主权的缺失 | 第23-24页 |
(3) 校长职位权力的专制 | 第24页 |
(4) 校长职位权力的“内耗” | 第24-25页 |
(5) 校长职位权力的腐化 | 第25页 |
2. 校长职位权力失范的原因分析 | 第25-30页 |
(1) 权力主体的因素 | 第25-26页 |
(2) 权力环境的因素 | 第26-28页 |
(3) 校长职位权力内容的因素 | 第28-29页 |
(4) 职位权力运行机制的因素 | 第29-30页 |
二、校长职位权力重构的背景分析 | 第30-33页 |
(一) 现代产权的重组 | 第30页 |
(二) 办学效益追求的回归 | 第30-31页 |
(三) 学校管理的开放化、民主化 | 第31-32页 |
(四) 学校内部组织的变革 | 第32-33页 |
三、校长职位权力重构的设想 | 第33-41页 |
(一) 校长职位权力重构的基本原则 | 第33-35页 |
1. 任务目标原则 | 第33页 |
2. 职位权力以专家性权力为核心的原则 | 第33页 |
3. 责、权、利统一的原则 | 第33-34页 |
4. 权力制衡的原则 | 第34页 |
5. 职位权力以道德为基础的原则 | 第34-35页 |
(二) 校长职位权力的内容 | 第35-36页 |
1. 教育教学管理权 | 第35页 |
2. 校务管理权 | 第35页 |
3. 人事管理权 | 第35-36页 |
4. 财务管理权 | 第36页 |
(三) 校长职位权力结构的重构 | 第36-41页 |
1. 校长职位权力执行机构的重构 | 第36-38页 |
2. 校长职位权力制衡机制的重构 | 第38-41页 |
(1) 纵向制约机制的建构 | 第38页 |
(2) 横向制约机制的建构 | 第38-41页 |
结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3页 |
后记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