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9-22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9-10页 |
| ·技术创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动力 | 第9页 |
| ·技术创新是高风险的经济活动 | 第9-10页 |
| ·我国技术创新风险管理落后 | 第10页 |
| ·概念界定 | 第10-13页 |
| ·创新与技术创新 | 第10-12页 |
| ·风险与技术创新风险 | 第12-13页 |
| ·文献综述 | 第13-20页 |
| ·对技术创新风险研究的进展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外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| 第14-17页 |
| ·国内技术创新风险评价研究 | 第17-19页 |
| ·现有研究的不足 | 第19-20页 |
| 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| ·研究方法 | 第20-21页 |
| ·本文的结构框架 | 第21-22页 |
| 第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过程论下的技术创新风险分析 | 第22-32页 |
| ·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模型 | 第22-25页 |
| ·线性模型 | 第22-23页 |
| ·系统模型 | 第23页 |
| ·并行模型 | 第23-24页 |
| ·链环模型 | 第24页 |
| ·综合模型 | 第24-25页 |
| 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 | 第25-32页 |
| ·技术创新风险的来源 | 第25-26页 |
| ·技术创新风险的特征 | 第26-27页 |
| ·技术创新风险的运行规律 | 第27-29页 |
| 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分析一般过程与常用工具 | 第29-32页 |
| 第三章 技术创新风险因素 | 第32-40页 |
| ·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分类 | 第32-33页 |
| ·相关学者的技术创新风险因素概述 | 第33-35页 |
| 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因素分析 | 第35-40页 |
| ·企业风险因素 | 第35-36页 |
| ·市场风险因素 | 第36-37页 |
| ·项目风险因素 | 第37-38页 |
| ·技术风险因素 | 第38-39页 |
| ·宏观环境风险因素 | 第39-40页 |
| 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 | 第40-53页 |
| ·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原则 | 第40页 |
| ·风险评价理论基础—模糊数学概述 | 第40-43页 |
| ·模糊数学产生 | 第40-41页 |
| ·模糊集合论 | 第41-42页 |
| ·三角模糊数的相关理论 | 第42-43页 |
| ·模糊数学在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中的适用性 | 第43页 |
| 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综合评价模型 | 第43-53页 |
| ·建立层次评价指标体系 | 第43-45页 |
| ·评价指标因素的赋值 | 第45-47页 |
| ·指标权重的确定 | 第47-49页 |
| ·各层元素对目标层权重的合成 | 第49-51页 |
| ·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| 第51-53页 |
| 第五章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实例分析 | 第53-61页 |
| ·金山公司介绍 | 第53-54页 |
| ·金山公司WPS OFFICE 六代创新产品 | 第54-56页 |
| ·WPS 创新中的风险分析 | 第56-57页 |
| ·WPS 创新中的风险对策分析 | 第57-61页 |
| ·组织变革:更适应技术创新 | 第57-58页 |
| ·技术革新与联合创新:更大的自主性 | 第58-59页 |
| ·深度兼容:“拷贝用户习惯” | 第59页 |
| ·政府采购 | 第59-61页 |
| 第六章 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对策研究 | 第61-67页 |
| ·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| 第61-64页 |
| ·建立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 | 第61-62页 |
| ·形成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学习型组织 | 第62-63页 |
| ·加强企业风险信息管理 | 第63页 |
| ·建立吸引人才的激励机制 | 第63-64页 |
| ·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处理策略 | 第64-67页 |
| ·采取措施进行风险控制 | 第64-65页 |
| ·合理进行风险分散 | 第65-66页 |
| ·积极进行风险分摊 | 第66-67页 |
|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| 第67-69页 |
| 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| ·创新点 | 第68页 |
| 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| 致谢 | 第71-72页 |
|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