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绪论 | 第7-12页 |
| ·彩色夜视技术研究意义 | 第7页 |
| ·彩色夜视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| 第7-10页 |
| ·论文的主要研究任务 | 第10-12页 |
| 2 微光双谱彩色夜视技术的研究 | 第12-18页 |
| ·微光电视图像的成像过程 | 第12-13页 |
| ·微光双谱图像融合基本原理 | 第13-14页 |
| ·最佳匹配滤光技术(λ_C的选择) | 第14-15页 |
| ·双通道假彩色微光电视技术原理 | 第15-16页 |
| ·发展单通道彩色夜视系统的意义 | 第16-18页 |
| 3 单通道彩色微光夜视系统方案设计 | 第18-33页 |
| ·单通道双谱假彩色微光电视系统的设计 | 第18页 |
| ·分谱滤光膜 | 第18-20页 |
| ·单通道图像的视频谱分离技术 | 第20-21页 |
| ·定位校准 | 第21-22页 |
| ·单通道双谱假彩色计算机仿真实验 | 第22-33页 |
| ·仿真获得原始的微光光栅条纹图像 | 第22-24页 |
| ·光栅条纹图像拆分及帧间补偿处理 | 第24-26页 |
| ·图像融合算法 | 第26-30页 |
| ·融合算法概述 | 第26-27页 |
| ·基于灰度空间相关性的双谱微光图像融合方法 | 第27-30页 |
| ·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| 第30-33页 |
| 4 基于DM642的单通道双谱彩色融合系统的硬件实现 | 第33-51页 |
| ·系统总体设计 | 第33-39页 |
| ·系统工作原理及硬件开发平台 | 第33-34页 |
| ·DM642硬件平台 | 第34-36页 |
| ·模拟视频信号A/D转换 | 第36-37页 |
| ·模拟视频信号D/A转换 | 第37页 |
| ·FIFO与SDRAM间的数据传输设计 | 第37-38页 |
| ·时序控制CPLD | 第38-39页 |
| ·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| 第39-45页 |
| ·软件开发环境CCS简介 | 第39-40页 |
| ·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 | 第40-41页 |
| ·DSP/BIOS设定 | 第41-43页 |
| ·系统的工作过程及软件流程图 | 第43-45页 |
| ·主要算法实现 | 第45-49页 |
| ·微光图像预处理 | 第45-46页 |
| ·图像拆分和帧间补偿算法 | 第46-47页 |
| ·融合算法 | 第47-48页 |
| ·易于实时处理的简化灰度调制法 | 第47页 |
| ·基于灰度空间相关性的融合算法 | 第47-48页 |
| ·色坐标系转换 | 第48页 |
| ·定点DSP中小数运算的实现 | 第48-49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49-51页 |
| 5 基于DM642的程序优化设计 | 第51-56页 |
| ·程序优化概述 | 第51-52页 |
| ·DM642的C语言设计方法 | 第52-56页 |
| ·使用逻辑运算代替乘除运算 | 第52-53页 |
| ·使用_nassert内联函数防止冗余循环产生 | 第53页 |
| ·使用内联函数(intrinsics) | 第53-54页 |
| ·采用循环展开 | 第54页 |
| ·综合多种优化措施 | 第54-56页 |
| 结束语 | 第56-58页 |
| 致谢 | 第58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