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9页 |
| 第一部分 高聚物材料粘弹性力学性质与其微结构关系 | 第9-41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9-11页 |
| ·概述 | 第9页 |
| ·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| 第9-11页 |
| 第2章 高聚物材料研究现状及其理论背景 | 第11-19页 |
| ·高聚物材料微结构 | 第11-12页 |
| ·取向分布函数和 Wigner D-函数 | 第12-15页 |
| ·金属多晶体材料的有效力学性质 | 第15-19页 |
| 第3章 高聚物材料晶态部分弹性本构关系 | 第19-29页 |
| ·具有 D_2 对称性晶片的弹性刚度张量 | 第19-22页 |
| ·晶片的弹性柔度张量 | 第22-23页 |
| ·晶态部分有效弹性刚度模量和 ODF | 第23-29页 |
| 第4章 高聚物材料宏观粘弹性本构关系 | 第29-39页 |
| ·分子链取向分布函数 CODF | 第29-31页 |
| ·高聚物材料非晶态部分的粘弹性力学性质 | 第31-37页 |
| ·高聚物材料的宏观本构形式 | 第37-38页 |
| ·结论和展望 | 第38-3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| 第二部分 多相弹塑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质与微结构关系 | 第41-70页 |
| 第1章 引言 | 第41-43页 |
| ·概述 | 第41页 |
| ·选题依据与研究内容 | 第41-43页 |
| 第2章 弹塑性材料研究背景及其理论基础 | 第43-47页 |
| ·弹塑性材料力学性质与材料微结构 | 第43-44页 |
| ·Eshelby 等效本征应变理论 | 第44-47页 |
| 第3章 多相弹塑性颗粒复合材料本构关系 | 第47-61页 |
| ·多相弹塑性颗粒复合材料与代表单元 | 第47-48页 |
| ·弹塑性颗粒复合材料的等效夹杂法 | 第48-50页 |
| ·弹塑性颗粒复合材料的本征应变自洽法 | 第50-55页 |
| ·参考单元的选取、Voigt 模型和 Reuss 模型 | 第55-57页 |
| ·弹塑性颗粒复合材料的 Mori-Tanaka 法 | 第57-59页 |
| ·算例和讨论 | 第59-61页 |
| 第4章 考虑夹杂形状效应的屈服函数 | 第61-70页 |
| ·夹杂形状函数 ISF | 第61-63页 |
| ·考虑夹杂效应的屈服函数 | 第63-69页 |
| ·结论与展望 | 第69-70页 |
| 致谢 | 第70-7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