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3页 |
·研究的依据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·研究的依据 | 第9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9-10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3-20页 |
·社会治理概述 | 第13-15页 |
·社会治理的内涵 | 第13页 |
·社会治理的特征 | 第13-15页 |
·非政府组织概述 | 第15-16页 |
·非政府组织的定义 | 第15页 |
·非政府组织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·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理论基础 | 第16-20页 |
·政府失灵理论 | 第16-17页 |
·契约失灵理论 | 第17-18页 |
·第三方管理理论 | 第18页 |
·政府、市场和志愿部门相互依赖理论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行模式分析 | 第20-30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概述 | 第20-22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概况 | 第20-21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的特征 | 第21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| 第21-22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行模式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现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| 第23-26页 |
·非政府组织的自治性缺失 | 第23-24页 |
·非政府组织的非政治性缺失 | 第24-25页 |
·非政府组织公信力的缺失 | 第25-26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26-30页 |
·政府的角度 | 第26-27页 |
·非政府组织的角度 | 第27-30页 |
第四章 国外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模式及启示 | 第30-38页 |
·政府推动模式 | 第30-31页 |
·自治模式 | 第31-33页 |
·合作伙伴模式 | 第33-35页 |
·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| 第35-38页 |
第五章 合作式治理: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| 第38-47页 |
·合作式治理概述 | 第38-40页 |
·合作式治理的内涵 | 第38页 |
·合作式治理的特征 | 第38-40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合作式治理的必然性 | 第40-42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合作式治理的可能性 | 第40-41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合作式治理的必要性 | 第41-42页 |
·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合作式治理的可行性 | 第42-44页 |
·实现我国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间合作治理的路径选择 | 第44-47页 |
·转变认识,培养双方合作文化 | 第44页 |
·加强自身建设,增强双方合作能力 | 第44-45页 |
·构建激励机制,促进双方的合作积极性 | 第45-46页 |
·规范法制环境,保障双方合作的顺利进行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攻读硕士期间的论文成果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