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至民国山西平鲁的庙会与乡村社会
中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前言 | 第11-21页 |
一.庙会的起缘与发展 | 第11-13页 |
二.国内外学术界对庙会的研究 | 第13-18页 |
三.本文的选题与构想 | 第18-21页 |
第一章 平鲁庙会的概况和特点 | 第21-37页 |
·清代至民国山西平鲁的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平鲁庙会的概况 | 第22-29页 |
·分布 | 第22-23页 |
·类型 | 第23-26页 |
·会期 | 第26-29页 |
·平鲁庙会的组织管理 | 第29-33页 |
·平鲁庙会的特点 | 第33-37页 |
·龙王庙会最多,龙王崇拜最盛 | 第34-35页 |
·农牧产品交换占有很大比重 | 第35页 |
·非正统性突出 | 第35-37页 |
第二章 平鲁庙会与乡村社会的精神生活 | 第37-55页 |
·平鲁庙会中的民众信仰 | 第37-49页 |
·崇拜对象 | 第37-45页 |
·祭祀活动 | 第45-49页 |
·平鲁庙会中的娱乐活动 | 第49-55页 |
·演戏 | 第49-51页 |
·各种红火 | 第51-52页 |
·九曲黄河灯 | 第52-55页 |
第三章 平鲁庙会与民众的社会交往 | 第55-63页 |
·经济交往 | 第55-59页 |
·庙会中的交易及其管理 | 第55-58页 |
·大庙坡村之例 | 第58-59页 |
·人际交往 | 第59-63页 |
·个体交往 | 第60页 |
·族际交往 | 第60-61页 |
·村际交往 | 第61-63页 |
第四章 平鲁庙会的作用和影响 | 第63-69页 |
·积极作用 | 第63-66页 |
·社会功能 | 第63页 |
·经济功能 | 第63-64页 |
·文化功能 | 第64-66页 |
·消极影响 | 第66-69页 |
结语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7页 |
附录 | 第77-78页 |
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| 第78-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