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9页 |
第一章 概述 | 第9-15页 |
·选题依据 | 第9-10页 |
·农业推广的重要作用 | 第9页 |
·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 | 第9-10页 |
·创新农业推广模式任重而道远 | 第10页 |
·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选题的目的 | 第10页 |
·选题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农业推广研究 | 第11-13页 |
·农业推广概念的变迁 | 第11页 |
·国外农业推广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农业推广研究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·论文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·建立乡村俱乐部使创建农业推广新模式成为可能 | 第14页 |
·坚定农业推广的公益性是做好农业推广工作的出发点 | 第14页 |
·丰富农业推广内涵为解决困扰农业发展瓶颈问题创造条件 | 第14页 |
·以培养的农业推广硕士为骨干,建立以大学为主体的农业推广机制是农业推广工作改革的方向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国外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5-21页 |
·国外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5-18页 |
·美国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5-16页 |
·德国综合咨询式的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6页 |
·日本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6-17页 |
·加拿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| 第17页 |
·法国农业发展式的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7页 |
·以色列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7-18页 |
·澳大利亚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8页 |
·新西兰的农业推广体系 | 第18页 |
·印度的培训与访问体系 | 第18页 |
·国外农业推广体系的共同特点 | 第18-19页 |
·国外农业推广体系对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创新的启示 | 第19-21页 |
第三章 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概况 | 第21-27页 |
·我国农业推广体系面临挑战 | 第21页 |
·我国农业推广体系存在问题 | 第21-22页 |
·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改革情况 | 第22页 |
·我国农业推广主要模式 | 第22-24页 |
·“农业科技专家大院”模式 | 第22-23页 |
·“科技特派员”工程 | 第23页 |
·“太行山道路”模式 | 第23页 |
·“科技家教”模式 | 第23页 |
·“农业科技进村入户”模式 | 第23-24页 |
·“农业科技示范场”模式 | 第24页 |
·我国农业推广模式特点与问题 | 第24-25页 |
·现有农业推广模式对创建新模式的启示 | 第25-27页 |
第四章 创建农业推广模式的理论基础及初步构想 | 第27-37页 |
·创建农业推广模式基本理论 | 第27-31页 |
·创新理论 | 第27页 |
·行为改变理论 | 第27-28页 |
·科技传播理论 | 第28-29页 |
·发展理论 | 第29页 |
·需要理论 | 第29-30页 |
·教育理论 | 第30页 |
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论 | 第30-31页 |
·创建新模式初步构想 | 第31-37页 |
·我国农业推广面临的问题 | 第31-32页 |
·创建新模式的要点 | 第32-37页 |
第五章 乡村俱乐部农业推广模式的框架设计 | 第37-42页 |
·建立推广新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| 第37-38页 |
·建立推广新模式的必要性 | 第37页 |
·建立推广新模式的可行性 | 第37-38页 |
·乡村俱乐部模式的框架设计 | 第38-40页 |
·政府推动 | 第38页 |
·运作机制 | 第38-39页 |
·具体实现形式 | 第39-40页 |
·乡村俱乐部模式的实施方案 | 第40-42页 |
·政府的推动作用 | 第40页 |
·农业推广硕士和农业推广专业毕业生逐渐成为乡村俱乐部主力军 | 第40页 |
·探索乡村俱乐部推广模式 | 第40-42页 |
第六章 完善乡村俱乐部农业推广模式的配套措施 | 第42-48页 |
·抓住机遇,扎实做好新农村建设工作,为农业推广新模式建立试点创造条件 | 第42-43页 |
·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农业推广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 | 第42页 |
·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利于稳定农业劳动者队伍 | 第42-43页 |
·借鉴国内外经验,继续推进我国农业推广机制改革与试点,提高农业推广效率 | 第43页 |
·完善农业推广政策环境的措施 | 第43-45页 |
·积极开展调研,适时修订《农业技术推广法》,使农业推广体系建设有法可依 | 第43-44页 |
·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科技推广和科技成果的转化 | 第44页 |
·建立转化科技成果的政策 | 第44-45页 |
·抓好政策落实,加大农业推广投入,为农业推广顺利实施创造条件 | 第45-46页 |
·加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,提高服务水平 | 第46页 |
·鼓励理论创新,为农业推广改革提供理论支持 | 第46-48页 |
结束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附件 | 第52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作者简介 | 第55页 |